生活在海外(学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生活在海外(学生)

与保加利亚的美丽邂逅

发布时间: 2019-08-17


 

保加利亚时间77日中午12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一行28人成功抵达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机场。在学院周晓文老师、索非亚大学校方负责人张天老师和李梓沐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向早已在路边等待我们的大巴。保国湛蓝的天空、西式的房舍与田园景观让同学们眼前一新,暂扫长途飞行的疲惫。一路上同学们讨论着即将开始的二十余天的异国游学生活,期待满满。

 

住进这方漆成淡黄色的、洁净舒适的宿舍,我们一行来到“大丰收”中餐馆享用了第一餐。饭后的小会上老师们讲解注意事项、解答疑惑,并定格下保团的第一张合影。下午在老师的介绍下我们熟悉宿舍周边的便利超市、洗衣店、兑换列change、水果店等基础设施。同学们走过大街小巷,对我们所居住的Student Town有了初步的印象。新环境下的新奇感受是同学们的热议话题,经过半日的休整之后,我们本次学习交流之旅正式开始了!

 

C:\Users\yurri\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3b19c434e9acf9bfebf3eeb72d05075.jpg

 

28路公交车,这趟途径学生宿舍线路,在之后成为我们最熟悉的风景,但在第一天的时候,它代表着我们此行的最大意义——索非亚大学。索非亚大学是保加利亚最早的一所高等学校,也是保加利亚最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之一。它雄踞在索非亚城东部的一个风景区,与索非亚最宽最长的街道——列宁林荫大道近在咫尺;北面是基里尔麦托迪国家图书馆,南面是郁郁葱葱的自由公园,西面隔一座花园可见保加利亚国民议会大厦。

 

走进这所创建于1888年的高等学府时,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略呈五角形的互相连接的楼群,这就是索非亚大学的主楼,是索非亚最宏伟的建筑。在大楼门前的两旁各有一座青铜雕像,他们就是对索非亚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格奥尔基耶夫兄弟。

 

 

C:\Users\yurri\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bb59a509ebe010e5bf0d27d2bccd317.jpg

 

索非亚大学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学校设置礼堂、校史馆、校内博物馆。教授介绍说,北师大文学院驻校作家莫言正是在这座礼堂的讲台上,被授予索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和学院蓝带勋章。莫言先生在答谢致辞中曾说,他在25岁时第一次接触保加利亚文学,那是保加利亚家喻户晓的作家埃林·佩林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可以说,我有很多导师,其中之一就是埃林·佩林”。了解到莫言先生在索亚大学的求学经历,凝视着礼堂的花窗、摩挲过椅背的花纹,身临其境的体验为知识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C:\Users\甜甜\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32f7c555f0ace0bd757a77e52f728f1.jpg

 

索非亚大学副校长Reneta Bozhankova教授、斯拉夫研究院院长Boyko Penchev副教授等四位教师的介绍下,我们得知课程的安排可谓丰富多样,从保加利亚语、保加利亚文学这两类语言和文学基础课程,到保加利亚历史、民俗、保加利亚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都有涉猎,每天由不同的教师讲述不同主题的课程。每位同学都拿到了印有索非亚大学校徽的名牌,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渐渐代替了初来时的陌生和拘谨。

 

除了室内课程,每天下午还安排了室外实践活动,纵览索非亚的名胜古迹。第一天,同学们一行来到保加利亚国家图书馆,由教授为我们展示了馆中珍藏的欧洲中世纪的古籍。书以皮纸制成,工匠首先把胎牛皮、小牛皮或羊皮加工鞣制,经过软化等一系列工序,使组织表面平整光滑而且柔韧稀落,人们习惯把它叫羊皮纸”;人们以羽毛或芦管作笔,蘸取墨水书写在羊皮纸上,再装订成册。整部手稿均以黑色、红色等墨水书写,字体式样和谐统一,宗教人物肖像设色鲜明、风格华丽。泛黄发皱的、伴有蜡泪痕迹的书页和残损脱线的蜡版封面刻画着来自14世纪的历史痕迹,同学们十分珍惜这近距离观察的机会,聚精会神地依序参观。

 

C:\Users\yurri\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ba6f6170b2bdb57b7876e7dbd32eeab.jpg

 

C:\Users\yurri\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d62aef8cda0d13c3584d709e29cbb92.jpg

 

C:\Users\yurri\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404699e4779ef8e860f9a338d6cd69b.jpg

 

学习之余,文学院师生们自发步行参观了位于索非亚市中心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教堂为1877~1878年俄土战争俄军“解放”保加利亚而建。翠绿和顶端的镀金大圆顶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晶莹光洁的大理石壁平添肃穆和庄严之感,同学们更加领略到欧洲文化的魅力。

 

C:\Users\yurri\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3ec5a3bbde8f92f9a6aa265c0323857.jpg

 

C:\Users\甜甜\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0fbc33edbe555c5333b8cb913ccfd44.jpg

 

C:\Users\甜甜\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f9a92c8e9270a4f7f0cf0ddeb924880.jpg

 

/:刘桐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