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之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天地 » 文学院之声

耿村民间文学调查顺利结束

发布时间: 2017-10-12


201773-10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暑期专业实习的民间文学团队在河北耿村开展了为期7天的田野调查,成员包括带队教师王尧、助教高志明、张倩怡和14名本科生。本次田野调查是文学院本科教学改革以来的首次专业实习,各环节均由文学院统筹规划,全部费用皆来自文学院的专项经费。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袁学骏会长对本次调查实习亦给予热情协助

耿村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是一典型的北方村落,以靳姓为主。这里有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有讲故事和听故事的传统,是享誉学界的“中国民间故事第一村”。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的民间文学普查中,学者们发现该村有大量民间故事和许多出色的讲述者,由此展开对耿村长时间的研究和保护,并整理出版了《耿村一千零一夜》、《耿村民间文化大观》等大型故事资料集。


 

73日上午,经过4个小时的车程,民间文学实习团队到达了耿村。村民敲起锣鼓,扭起秧歌,用最朴实热闹的方式迎接我们进村。当日下午,由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袁学骏会长做关于耿村故事家的专题讲座,介绍了耿村的民间文化和村落历史以及一些方言问题。田野调查实习正式拉开帷幕。

 


第二天恰逢村里一户人家举行葬礼,征得了家属同意之后,我们哀悼逝者、慰问亲属,之后仔细观看了丧仪的全过程,对仪式各环节的含义、功能、用品等方面均有观察体会。仪式从早上6点开始,到下午1点多结束,在此期间我们分头采访了丧礼主事人、部分家属和村民。

 




此后数日,我们重点采访了15位故事讲述人,其中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才才,以及多位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和故事家。他们“穷讲善念”,从鬼狐精怪到历史传说,从老故事到新故事,一讲三四个小时不知疲倦。我们搜集了很多故事,包括历史传说,比如村子名称的来历;神仙鬼怪故事、一些常识的解释、生活故事,比如《亲娘柳树、后娘枣树》、“戒指是怎么来的”,以及当地的一些生活和信仰习俗。“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漏”“石阁老”“鬼案”等故事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同学们分为六个小组,各小组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学术话题,如非遗传承人的故事讲述、个人生活史及新故事的产生等,进行针对性的深度访谈。其中,关于耿村及靳氏家族来历的传说引发了大家的浓厚兴趣。我们根据不同讲述人提供的信息,结合对耿王庙的实地调查,提出许多疑问和假设,并就此进行了持续思考和热烈讨论。

 


    我们白天走街串巷访谈村民,结束后统一在一户人家汇合用餐,餐后由王尧老师组织召开“圆桌会议”,交流各组的访谈内容、所得信息,并分析问题,调整后续调查计划。晚上则在住处整理录音、设计次日调查方案。

 


房东郭素梅女士主动向我们展示她收藏的老物件,砖雕、算盘、玉米脱粒机、灯芯碗、旧式钢笔等等,并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当地的丧葬、节日、饮食等方面的习俗。

 


    我们还到村里的耿王庙、送子娘娘庙、三官庙等处实地考察,里面供奉着各式各样的神,有关公、太上老君、玉皇大帝、三官,也有颇具地方特色的“老赵仙”、“保仙”等等。考察庙宇之后,我们既随机采访路边乘凉的老人,也专程拜访了庙会组织者和不同阶层的村民,大致掌握了当地民间信仰的情况。耿村人家大多设有神位,祭祀各路神仙,所见最多者同时供奉48位神。当地特有的“老赵仙”、“盆草之位”也激发我们的强烈好奇。

    另外,我们还特别关注耿村的口头文学传承,尤其对故事家庭和几位大中型故事家进行了重点访谈。耿村故事传承的长链正随着时光慢慢延伸,新人新作不断涌现;与此同时,伴随着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耿村的故事生态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




 

七天转瞬即逝,在燠热的夏日,我们行走在耿村的大街小巷,收集到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实践中对课堂所学知识有深切感知,在田野里发现了许多新问题有待探究。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