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天地 » 学生会

金声玉振文化论坛之笛安专场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2015-04-22


 
    2015421日晚19时,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会、鹭江出版社主办的第八届北京市大学生读书文化节、金声玉振读书文化系列论坛之虚构世界与生活本真——笛安专场在北师大教四楼107教室举行。著名作家、《文艺风赏》杂志主编笛安与观众分享了自己创作背后的故事和感悟,全场气氛热烈。
 
    讲座开始后,笛安就文学创作的虚构和真实的关系展开了发言。她以小说《告别天堂》为例,向在场听众坦言至今也没能完整重读过这部自己的处女作,一方面羞涩于少女热情的袒露,一方面也认为拿出所有的诚意是作者基本的职业道德,应当面对自己内心很多不好的东西。写作到了一定阶段,加上年龄的成熟,会发现除了自我的表达,写作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
 
    作者和读者之间真正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笛安认为,每个作者都会遇到比他有文化的读者,但作者拥有一个大部分读者没有的能力给予虚构的故事真实的情感,使读者达到感同身受的观感是成为作者的基本条件。读者常常把虚构的人物代入作者本人或者周边的人,因为每个人都下意识地从虚构里寻找真实的立足,需要作者给出线索来满足预设,但对于作者来说,而是想象细节的能力。她强调,要看一个作者能够走多远,就看他是否对超越真实的生活的创作拥有本能的感知。
 
    笛安也谈到了她身为一个作者,开始进行写作的契机。只身留学法国,眼见国家各异语言各异的形形色色的人们,聚集在小小的语言班。笛安笑言自己在那年遇到人和事,当时却没有意识到那是好事儿。与此同时,法语的学习,强迫着她植入另外一套逻辑体系,也让她用很多非语言的方式思考问题。精神上的双重刺激再加上始至终的孤独感,使她突然有了想要倾诉的冲动,需要给内心一个出口,才有了接下来的小说。
 
    如果《告别天堂》的天杨被人当做是笛安自己的化身情有可原,那么《龙城三部曲》的西决则只是笛安内心体悟的表征。西决代表了我的梦想,即一个能做到百分之百为别人活着的人。但到了一定的阶段,我开始质疑起过去,于是我把西决推到绝路上,不破不立。笛安形容被自己推向绝路的男主角在创造出来的虚构的世界经历过大的震荡后,笛安开始领悟到写作的任务转变了,自我的表达不再重要,而是真的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别人没见过的世界
 
    笛安引用毕飞宇老师的比喻来形容创作《龙城三部曲》的情形:作者的一生要经历三次系统升级,才能成为大师这次就像一次我的等待升级,写得让我当时特别痛苦。升级后的效果体现在新作《南方有令秧》上。笛安坦言,也许自己写不出伟大的文学作品,不过至少愿意努力——从写自己到写别人,慢慢了解他、接近他,最终达成平衡。《令秧》的完成让她相信,她也许还能走得更远。
 
    随后的互动环节中,笛安回答了听众的积极提问。当晚21时,讲座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撰稿:叶丹莹
摄影:白润元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