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预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预告

鲁迅研究与现代文学新视野——研究生学术素养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 2021-10-08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鲁迅研究中心

 

 

第一讲·怎样理解鲁迅杂文?

 

时间2021年10月13日18:30—21:30

地点:文学院5049会议室

主持人:刘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鲁迅研究中心主任

与谈人:黄开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浴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摘要:理解鲁迅杂文对于深入理解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观念都有重要的意义。鲁迅研究中的杂文研究还有很大空间,值得进一步探讨。讲座内容涉及杂文的文体意义、杂文的艺术特征、杂文与鲁迅文学观念的关系,以及鲁迅杂文研究回顾与展望等方面。

 

主讲人:张洁宇

张洁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鲁迅研究、中国新诗研究。出版有《荒原上的丁香——1930年代北平“前线诗人”诗歌研究》《图本郁达夫传》《独醒者与他的灯——鲁迅<野草>细读与研究》《民国时期新诗论稿》《历史的诗意——中国现代文学与诗学论稿》等专著。

 

 

 

第二讲·如何重新打开文本

    ——以鲁迅的《端午节》为尝试

 

时间2021年10月13日18:30—21:30

地点:文学院5049会议室

主持人沈庆利(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与谈人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陶梦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摘要:经典作家面临着重读的必要和困难。可以尝试从“次级文本”找到突破口。《端午节》是《呐喊》中并不引人瞩目的一篇,但它不仅有复杂的观念,而且同样反映了鲁迅小说的某些内在特质。方玄绰提出的“差不多”说乃是鲁迅人生经验的结晶,是人互为枷锁、互为奴隶、互为傀儡的困境之缩影。在胡适画出了“好人政府”的蓝图、引起舆论关注之际,借助方玄绰“差不多”的口头禅和手中捧读的诗集,鲁迅和风头正劲的胡适开了一个小小玩笑,而在这雅谑背后,更隐伏着“知”/经验型思维与“行”/理念型思维的对立和颉颃。只是这尖锐的思想对话隐伏在琐碎的日常叙事之下,变得难以辨识。因而,从符号和历史两个层面进入文本,可能是一条有效重读经典的路径。

 

主讲人:孟庆澍

孟庆澍,河南汤阴人,1975年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潮、现代作家文献整理与研究。先后出版专著《无政府主义与五四新文化——围绕<新青年>同人所作的考察》、《历史·观念·文本——现代中国文学思问录》、《激流中的文本、主义与人》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第三讲·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的“秘诀”

 

时间2021年10月19日18:00—21:00

地点教二108教室

主持人:刘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鲁迅研究中心主任)

 

摘要:鲁迅留学日本的时候用外语读了哪些国外小说?他做过一册由日本人翻译的俄国小说合订本,翻译过很多科幻小说和东欧文学作品,还留下很多阅读回忆……这是一个海量的书目。鲁迅说过自己“创作的短篇小说”的“秘诀”,“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让我们一起遨游于先生留学时代所拣选的故事。

 

主讲人:姜异新

姜异新,文学博士,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室主任、研究馆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著有《互为方法的启蒙与文学》《走读胡适》《读懂鲁迅》《一代文宗,刹那锦云》《北大红楼——新文化景观》; 编有《民国那些人》《民国那些事》《胡适论教育》《他山之石——鲁迅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呐喊>导读》《鲁迅致姚克信札》等。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第四讲·“失败主义”与“去九十年代化”

     ——重审九十年代文学

 

时间2021年10月26日18:00—21:00

地点教二108教室

主持人:刘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鲁迅研究中心主任)

 

摘要:与八十年代已成为一个终结、异己的时代不同,九十年代一直延续且内化于我们时代。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点,并且处于后冷战、全球化的时代,九十年代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塑造时代文化、现实感知和未来想象的原点。然而随着新世纪“中国道路”逐渐展开其自我取向的面貌,我们得以站在一个异于当初的立足点,对九十年代的文化与文学进行一种历史化的重审。某种意义上,重审九十年代文学是一个“去九十年代化”的过程。

 

主讲人:易晖

易晖,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委,著有《“我”是谁——中国新时期以来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研究》《当代文学管窥》,译有《在理论内部:阶级、民族与文学》等。

 

 

 

第五讲·新华书店与新中国的文学、文化与政治

    ——兼及出版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时间2021年11月3日18:30—21:30

地点:文学院5049会议室

主持人:刘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鲁迅研究中心主任

与谈人:沈庆利(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浴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摘要新华书店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建立的出版发行机构,在中共的文艺和文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前后,新华书店被集中统一起来为新政权服务:通过出版政策性和文艺书籍为政治共同体的塑造服务;通过特定类型的书籍出版塑造新的阶级主体;通过各种形式的发行途径使得新的政治文化充分传播。通过新书书店的出版研究可以思考一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书籍是政治、思想的载体,既要关注出版的技术问题,也要关注出版的内容;出版史也应是阅读史、效果史,要充分考虑传播效果和读者的主体性。

 

主讲人:王秀涛

王秀涛,山东临沂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担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五十余篇论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主编专著《中国当代文学生产与传播制度研究》、《城市文艺的重建(1949-1956》等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科研项目,曾获得首届“紫金-扬子江评论奖” 和《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第六讲·何谓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效果”

 

时间2021年11月3日18:30—21:30

地点:文学院5049会议室

主持人刘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鲁迅研究中心主任

与谈人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国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摘要:讲座以鲁迅、赵树理、路遥等经典现实主义作家为例,借助相关理论资源,试图说明文学表征现实生活时,“真实效果”的由来。

 

主讲人:李松睿

李松睿,男,1983年生于北京,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文艺研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影视剧研究、文化研究等。出版专著《书写“我乡我土”——地方性与20世纪40年代中国小说》《文学的时代印痕》《时代的面影》;译著《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术——柏拉图的〈高尔吉亚〉和〈斐德若〉》(合译);编著《太阳社小说选》(合编)。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重要报刊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摘编。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