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研究机构 » 研究中心/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11



一、单位概况


  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于2019年10月。中心继承北师大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科的优良传统和科研教育优势,服务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战略,探索推进非遗传承发展的规律和路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推动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的建设。中心重点在非遗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传承人培训、非遗创新发展以及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非遗研究等方面加强建设,为国家和地方非遗事业的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和智库服务,在国际领域彰显中国非遗保护的视角与经验。中心在北师大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两地挂牌,助力北师大“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目前中心主任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利慧教授,执行主任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院长张明远教授。


中心所依托的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科在全国居于领军地位,在世界上也享有崇高声誉。它由“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创立,历史悠久,实力雄厚。1955年这里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民间文学教研室,1981年民间文学学科被定为国家第一批博士点,1988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被教育部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在全国首创中国民间文学学科体系和中国民俗学派出版了多种非遗相关学术著作完成或在研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所编著的多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心教师多次荣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奖等重要教学科研奖项,至今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上对全国高校同行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


微信图片_20230512101032.jpg

中心教师多次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常会,并在2015-2017年间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中国民俗学会专家组核心成员,全面参与了教科文组织的非遗评审工作。中心教师还作为中国文部组织的专家,多次参与中国政府向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提交的急需保护项目履约报告和代表作名录项目现状报告的顾问和撰写工作。多位教授还在国内非遗相关机构(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中承担领导职务


目前中心与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签订共同开展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合作协议,在珠海会同村、莲洲村设立共建非遗活化基地,并与北京多部门和单位密切协作,深化非遗领域的校地结合、产教融合关系。同时,中心通过举办国际非遗讲坛、学术研讨会以及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合作等多种方式,建立起了非遗研究、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平台,为提升中国非遗教育和研究的国际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定位与目标


1.定位:“三位一体”的高水平、国际化专业平台

非遗中心的建立旨在积极服务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战略,在原有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科研和教学成就的基础上,加强非遗理论和保护实践研究,探索推进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同文化强国战略有效衔接的路径与方法,在国际领域彰显中国非遗保护的成果与经验;同时,致力于探寻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促进国际和国内非遗教育事业的发展;另外,为国家和地方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咨询、申报、培训等智库和专业服务。总体而言,非遗中心致力于将科研、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融合,构建一个高水平、国际化的以非遗理论和保护实践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术研究中心,引领国内外非遗教育与学科建设、培养非遗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教育中心,以及为国家和地方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支持的服务中心,成为“三位一体”的非遗领域高端专业性综合平台。


2.发展目标

(1)国际领先的非遗研究中心

非遗中心旨在通过前沿的非遗研究,探索非遗保护的中国范式,在国际领域彰显中国学界和社会的保护成就与优秀实践经验。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详见下文。

(2)国内外一流的非遗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中心

非遗中心立足于北师大民间文学、民俗学悠久的学科传统以及对国际国内代表性高校在非遗教育领域建设现状的较充分把握,致力于推进并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和学科体系构建,培育有鲜明专业特色、多学科视域交融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改善目前非遗领域高端专业人才不足的现状,促进国际国内非遗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非遗保护以及新文科建设做出切实贡献。同时,通过“传承人研培”“非遗进校园”“青年与非遗同在社区”等多种途径,搭建非遗领域正规与非正规教育之间的桥梁,推进非遗在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高水平非遗保护专业智库

非遗中心将以非遗理论、保护实践、国内外政策与经验、当代创新发展等研究为基础,全面探索并推进非遗研究与文化强国战略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为国家和地方非遗事业的发展提供专业方案和智库支持。


三、团队与人员保障


非遗中心以“高水平、国际化”为标准,组建了一支学力深厚、视野开阔、经验丰富、成果丰硕的学术团队。目前团队包含专职研究员16人、兼职研究员20人。专职研究员主要由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科的在职教师构成,具体为文学院8人、社会学院4人、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4人。兼职研究员包括国内外非遗、民俗学、人类学等多领域知名学者,如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朝戈金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巴莫曲布嫫研究员等具有国际影响的非遗学者。另聘有国内非遗领域活跃的中青年学者多名。目前非遗中心的学术团队已基本成型,其学术和行业影响力已达到国内领先。后续非遗中心还将继续引进国际一流非遗领域的骨干人才加盟,以加强中心的团队建设。

现将非遗中心主要专职研究员的情况概要介绍如下:

杨利慧,教授、博士生导师,非遗中心主任,文学院副院长。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中国民俗学会专家组副组长(2015-2017)、“2020韩国全州推进非遗保护国际大奖赛”评委、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基地副主任、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荣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8部、译著1部、编著4部,发表中、英、日文学术论文和译文近百篇。

万建中,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长期致力于民间文艺学、故事学和饮食文化研究,学术成果丰硕。出版《中国饮食文化史·京津地区卷》《民间年画的记忆表现与民俗志书》《民间文学的文本观照与理论视野》《禁忌与中国文化》等专著,发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机制》等文章。《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等多部著述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所讲授的《民俗学》课程被评为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所编教材《中国民间文学引论》被评委国家级规划教材,被多所大学选定为民间文学教科书。

萧放,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社会学学位分会主席,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室主任,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兼中方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曾任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部、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民间文化史、岁时节日与礼仪民俗等。先后主持承担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研究》、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项目《辽金元民俗文献史与数字化管理系统》等1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著有《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等学术著作18部。

张明远,教授、博士生导师,非遗中心执行主任,北师大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院长。在传统文化教育、岭南民俗研究、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等方面颇具影响力,开拓了高校非遗实践教学的新局面。所主持并完成的课题《珠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究》获珠海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政府奖)一等奖,为省级卓越人才培养项目“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主持人。著有《黄色文明》《生殖崇拜与死亡抗拒》等。

高丙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领军人才,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在民俗学理论与方法、非遗保护与公共文化研究、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人类学方法与海外民族志等领域影响深远。曾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建设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工作报告》(白皮书)(专家稿)研究”等省部级重大项目以及“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版《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历程的文化研究》等著作8部,《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等译著4部,主编《文化研究》《写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丛书》等图书、期刊8种,发表《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构成与中国实践》等学术论文70余篇,参加国际会议主题演讲、会议发言、讲座等30余场。著作《社会领域的公民互信与组织构成》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色音,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师,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民族学与文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学学会生态民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 管理委员会特聘专家、《民族研究》、日本《比较民俗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等期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出版《东北亚的萨满教》《中国萨满文化研究》等专著12部,主编论文集及资料汇编10本;编辑辞书及百科全书4本;译著3本,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民族艺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民族文学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百余篇论文。其中《东北亚的萨满教》在2003年获胡绳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康丽,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教师,非遗中心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中心主任、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叙事、民俗学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社会性别研究。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中国民俗学会评审专家组成员(2015-2017),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履约专家组成员(2016-2022),2020年度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辑专家委员会民间故事组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各级科研与教育改革项目共9项;出版《巧女故事》等学术专著2部、编著4部,在《民族文学研究》《民俗研究》《民族艺术》《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被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采纳的省部级、司局级政府咨询报告9份。

朱霞,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技术民俗学、民间工艺。曾任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技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理事。主持横向课题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中国古纸的科学价值挖掘研究——古代造纸技术文献的整理》。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共7项。以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篇(其中英文论文1篇),独立专著1部,合作专著4部(其中1部英文专著),决策报告一篇(省级鉴定通过),翻译1项。

杜博思(Thomas DuBois),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文学院特聘教授,研究领域涵盖历史、宗教、人类学等多学科,近年来尤为关注饮食产业中的身体体验和遗产运作。出版《神圣的村庄:华北乡村的社会变迁与宗教生活》等著作3部,主编、合编“Historical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当代中国研究精选丛书:宗教学卷,马克思主义卷》等期刊、图书8种,发表“‘There is a body in the kitchen!’ A cook’s-eye view of Sichuan cuisine Fast food for thought: Finding global history in a Beijing McDonald’s China’s old brands: Commercial heritage and creative nostalgia 等学术论文50余篇。

彭牧,教授,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教师,研究方向为民间信仰与实践、礼仪和节日、民间手工艺、中医与民间医疗、身体民俗、民俗学史。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人类学系访问学者(2017-2018)。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俗文学会会员、美国民俗学会会员(Member of the American Folklore Society)、美国宗教学会会员(Member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ligio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中国民俗学会评审专家组成员(2015-2017),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履约专家组成员(2016-2022)。已出版英文专著Religion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in Rural China,发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多篇。

唐璐璐,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教师,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遗产理论、遗产政策、遗产旅游。比利时文化遗产组织FAROFlemish Interface for Cultural Heritage国际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已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多篇。

赖彦斌,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文学院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教师,研究方向为数字民俗学、文化遗产、地理民俗学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出版《数字故事民俗地图志》等合著2部,合编论文集2部,在民俗数字化研究方面发表《节日民俗研究的数字化问题》等多篇学术论文。

史玲玲,讲师、硕士生导师,文学院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教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养老研究与城镇化发展。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纵向重大项目4项、省部级横向项目4项,出版《社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和实证》等专著1部、译著1部、合编论文集1部,发表《农民工流动、就业和生活的选择——基于三个城市的比较分析》等学术论文多篇。



*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入选“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

*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参加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授牌仪式暨研讨交流活动

*“加强京冀高校合作,共建非遗人才基地”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