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来访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海外来访

德国海德堡大学狄特·波西迈耶尔教授来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 2018-10-24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年申报并获得批准的高校重点外专项目-学术大师项目(海外院士)“德国古典文学研究”专项近日在项目主持人、文学院李正荣教授主持下顺利实施。

 

格式工厂合影-1.jpg

 

2016年,文学院李正荣教授向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巴伐利亚艺术学院院士狄特·波西迈耶尔教授(Prof. Dieter Borchmeyer)发出邀请,请波西迈耶尔教授参与我们的高校重点外专项目-学术大师项目(海外院士)建设。波西迈耶尔教授欣然同意。随后,李正荣教授与波西迈耶尔教授反复商议项目具体内容。期间,波西迈耶尔教授发表超千页巨著《什么是德意志》(Was ist Deutsch? 2017),引发广泛关注,遂将本项目总题目定于“什么是德意志?”。

 

格式工厂教授作报告-1.jpg

 

20181012日中午,狄特·波西迈耶尔教授从慕尼黑来到北京,晚上即为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开始了“什么是德意志”的系列讲座。复旦大学德语系姜林静副教授全程担任讲座翻译。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王彦会等德国学界青年才俊协助现场翻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以及其他院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生、学者,前来听讲。讲座场面,非常热烈。

 

格式工厂主持会议-3.jpg

 

李正荣教授主持了全部系列讲座,在每次讲座开始前,一一设置与讲座主题相关的问题,并以深入浅出的解释、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听众的思绪吸引到讲座的内容上。讲座现场严谨、活跃,深入、开放。

波西迈耶尔教授的系列讲座以“什么是德意志”为引题,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波西迈耶尔教授分析了19世纪和20世界德国大学与德国哲学的相互关系。他指出,19世纪以及20世纪初德国大学在德国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康德的《系科之争》系统论述了哲学应为其他系科之主的观点。波西迈耶尔教授认为,19世纪与20世纪初的德国大学历史是一段史无前例的成功史。20世纪末,雅克·德里达的提出“绝对大学”的思想源于康德的《系科之争》。波西迈耶尔教授认为,反思德国大学的道路,可以继而批判性反思上个世纪末形成的、科技至上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 这场关于“大学精神”的讨论,一开始就让本次系列讲座提升到哲学的高度。

 

格式工厂教授作报告-2.jpg

 

二、波西迈耶尔教授着重从文学的视角探讨了德意志“身份感”的建构的问题。教授从分析席勒、瓦格纳、尼采和托马斯·曼等人的思想入手,展示了德意志“身份感”建构的历程。他认为,文化民族与国家民族是德意志文学寻找“身份感”的两把标尺,德意志文化中的民族观所披着的弥赛亚式外衣包含了被滥用的危险可能,从德意志文化到意识形态的转变,潜伏着比纯粹政治性民族主义更危险的因素。波西迈耶尔教授对“德意志”的强烈自我批判精神,给听众极大的启发。

三、波西迈耶尔教授着重讲解了托马斯·曼在德国的统一与身份危机的问题上的建树。他指出,作家托马斯·曼拒绝认可一分为二的德国,在巨大的意识形态鸿沟之上,覆盖着更为重要的德意志文化民族统一性问题。托马斯·曼的《对汉堡学生的致辞》实际上是“当代德意志”的预言。

四、波西迈耶尔教授以席勒的《欢乐颂之歌》与霍夫曼的《德意志之歌》两个极具代表性的文本为例,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进一步阐释了“什么是德意志”的问题。他指出“欢乐女神圣洁美丽”是隐秘的自由与民族之歌,国歌是19世纪国家主义时期的产物,是现代民族国家最重要的象征之一,然而由霍夫曼作词、海顿作曲的《德意志之歌》由于带有纳粹主义色彩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其作为德国国歌的生涯也历经波折。

五、波西迈耶尔教授从跨文化的视角切入,对德国文学与德国音乐的交融共生做了深刻的阐释。他指出作为民族与世界主义事件的音乐,在欧洲音乐民族之间的力量关系中德意志的力量不断增强,以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派音乐家在国外掌握了权力。对于德意志音乐的“优势地位”来说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它日益加强的独立性,是音乐中“民族情感的苏醒”。尽管德意志音乐主要具有“民族性根源”,德意志音乐家都从“外国的文化环境”中获取灵感,并发展为“各种文化的交融”,最后达到“人类的理想”,一种“世界公民主义”。

六、波西迈耶尔教授论述了什么是德意志音乐中的德意志性。他指出贝恩特·施蓬豪尔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其它民族像德国人那样曾以对音乐如此具有支配性的方式来清晰地表达出对自我的理解。在德意志音乐中,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结构性的,亦称“剥夺性”,它以深刻、活跃、缜密的特点表现出特殊的德意志性;另一种是趋向性的,亦称“音乐性”,它是一种“混合品味”,以“世界音乐”表达了“德国压倒性的精神特性”。前者是排外性的,要求德意志音乐具有深刻性与精神性;后者是包含性的,它是超越了民族的普世的形式。

 

 

 

每场报告结束后,波西迈耶尔教授都非常热情地回答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与大家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的问题涉及文学、艺术、宗教等多个方面。波西迈耶尔教授渊博的学识、幽默的风格、严谨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正如李正荣教授在总结此次系列讲座时所引用的歌德的名言:“我们非常欢迎杰出的思想家穿过阴暗的云层,向我们投下光辉。”

我国著名的德语翻译家,北京师范大学舒昌善教授莅临讲座现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专业王庆副教授也热情参与讲座,认为波西迈耶尔教授的讲座,获益颇多。

狄特·波西迈耶尔(Dieter Borchmeyer)教授在德国学界被称为“大日耳曼人(grosser Germanist)”,用在学者身上,是指那些在精神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日耳曼人。他生于1941年,在海德堡大学教授现代德语文学和戏剧学。从2004年起,他担任“巴伐利亚美艺术科学院”主席以及恩斯特•冯•西门子音乐基金会顾问委员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是18世纪至20世纪的德国文学以及音乐剧,研究重点是歌德、席勒、莫扎特、瓦格纳和托马斯•曼。曾获巴伐利亚文学奖他“卡尔•福斯勒奖”,以及金色歌德勋章。代表作有:《时代公民歌德》、《理查德•瓦格纳,阿赫斯维的转变》、《权力与忧郁,席勒的<华伦斯坦>》、《莫扎特对爱的发现》、《尼采-科西玛-瓦格纳,一种友谊的画像》。2017年出版巨著:《什么是德意志》,产生广泛影响。(撰文 / 跨文化学2018级博士生张伟)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