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培养方案

文学院本科教学主讲教师管理制度(2007年版)

发布时间: 2008-04-22


1 . 明确岗位要求,确保教学质量

1.1. 主讲教师资格

  文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6人,计有教授58人,副教授40人,讲师38人,教师 100 %具有主讲教师资格。

1.2. 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文学院拥有一支学科结构合理,学术素养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教授、副教授队伍,他们是文学院发展的宝贵财富,是全面提升学院本科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从 2006 - 2007 学年开始,文学院 98 %的专业主干课程由教授、副教授主讲。从 200 7- 200 8学年开始,文学院100%的专业主干课程由教授、副教授主讲。

2.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选留机制

  学院研究制定了人才引进机制和优秀博士生、博士后选留机制。选留的基本原则是:确保重点学科发展的需要,支持有潜力参与新一轮重点学科竞争的学科点,向新兴学科、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倾斜,防止学术近亲繁殖,确保合理的教师整体结构状态与良好发展趋势。(详见《文学院基本现状数据简表》)

3.以科研促进教学

  作为具有百年优秀传统的中文专业,文学院始终将提升教学质量作为核心工作来抓。从 2002 年至今,文学院获得多项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编写了大量高质量教材,赢得了学生乃至社会的广泛赞誉,为提高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学院科研实力雄厚,自2001年起,文学院共承担近 10 项国家级、部级重大、重点研究项目。获得41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出版学术著作402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84篇,获得科研经费970.5万元。 2004 年,文学院中文学科被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评定为教师能力、科研水平两项全国第一,总排名全国第二,总分距离第一名北京大学仅相差 2.4 分。 200 5-2008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连续四年被著名“中国大学评价”系统评定为全国第一。

  近年来,依据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三型并举的人才模式培养目标,文学院以科研带动教学,不断提高本科教学水平。

3.1.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文学院的教师在将雄厚的科研实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教材资源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各个学科都产生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教材,以下仅撷取几个有代表性例证加以说明:

  (1) 文学院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郭预衡教授多年从事文学史、散文史研究,成就卓著。他主持编写的 许多 系列 教材反映了几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思路,成为教育部高教司推荐的全国通用教材 。他主编的 《中国 古代 文学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再版 20多次,总印数达到10 余万册 。 其他如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 、 《中国古代文学 简史》也都再版3-4次 ,在 学术界、高校中文系师生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

  (2) 文学院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教授多年从事文艺理论、美学、文艺心理学研究,成果丰硕。他主持编写的《文学理论教程》、《马克思与现代 美学》、《文艺心理学教程》等教材反映了“文化诗学”、“大众文化”及其相关学术方向研究的最新成果,被列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其中 《文学理论教程》 一书 , 1992年至2006年间 印刷 总量达 100多 万册, 是 国内 500多所大学 中文系科的 必选教材 。

  (3) 文学院著名语言学家、汉字学家王宁教授多年从事汉语 言文字学研究,成就斐然。她主持编写的《汉字汉语基础》、《古代汉语》、《汉字学概要》等系列教材反映了“汉字构形学”理论的新成果,为汉语言文字学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表1: “十五”期间文学院教师承担的部分重大重点科研项目

 

 

项目等级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课题组

童庆炳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中华大字符集创建工程

王宁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明代碑刻及手写文献电子典藏及属性描述

王宁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历史题材创作和改编中的重大问题研究

童庆炳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

中国高校弹性学制改革与实践研究

张健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

王一川

国家哲学社科重点研究项目

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国别研究

程正民

国家哲学社科重点研究项目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生成、发展与传播

郭英德

 


3.2. 各学科学术带头人积极讲授本科生课程

  各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本科生讲授课程,可以结合科研中最前沿的知识,将问题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提高他们参加科研的兴趣。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3.3博士生导师为本科生开设课程

  两年来,文学院在岗博士生导师全部都为本科生讲授过课程。晋升为博士生导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而这丰富的研究经历使得教授在传授已有知识的时候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讲清问题的难点与要点,并结合自己的研究说明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对于增强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思路的形成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青年教师

  文学院非常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学院35岁以下青年教师38人,占总人数的28% 。青年教师学历高、基础扎实、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工作富有热情,讲课深受学生的欢迎。

  文学院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1) 出台《关于资助教学科研人员出国和赴港澳台地区参加学术活动的规定》,积极鼓励、资助青年教师赴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参加学术活动、学术访问、合作研究以及学术会议等。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5年内可以有一次业务进修的机会,在严格考察、考核进修计划和进修成绩的前提下,进修期间免除教学工作量,工资待遇不变。

  (2) 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国家外语水平考试(WSK)或其他外语水平考试(托福、GRE 等)。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请国家留学基金提供的各种国际学术进修和合作研究的资助项目。申请学校国际与合作处提供的国际交流项目(哈佛燕京奖学金、福布莱特奖学金等)和学校的其他各种校际交流项目。2007年先后有多位青年教师赴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等英美著名大学做访问学者或进修。

  (3) 每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论坛。加深青年教师之间的教学科研经验交流、活跃学术氛围、打造学术对话平台。学院主要领导对论坛给予热情的鼓励、支持。每年召开新教师上岗培训会,新教师教学科研交流会,为新进教师配备教学指导老师,指导新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科研岗位。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我院青年教师队伍的水平明显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增多。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