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首发式暨钟敬文历史民俗学思想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 2008-06-30


  2008年6月14日,由人民出版社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和社科处承办的“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首发式暨钟敬文历史民俗学思想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楼举行。上午9:00,首发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楼第三会议室开幕,北京师范大学社科处刘复兴处长主持首发式,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唐伟副书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张国祚主任、人民出版社黄书元社长、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王宁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深教授何兹全教授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刘魁立研究员、中国文联刘锡诚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陶立璠教授、国家博物馆宋兆麟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勤建教授和人民出版社乔还田编辑分别做主题发言。来自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鲁迅博物馆、中华书局、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温州大学、上海大学、人民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的64位国内社会学、民俗学、文化遗产学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首发式并就钟敬文历史民俗学思想进行专门研讨。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和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到会采访,并进行相关报道。下午,钟敬文历史民俗学思想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励耘学术报告厅举行,共有21名专家学者发言,就历史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展开学术研讨。

  《中国民俗史》(六卷本)是中国第一部以国家课题(项目)形式出版的中国民俗史研究著作。《中国民俗史》(六卷本),前身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中国民俗史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担任项目主持人,项目获准之初,钟先生不顾年事已高,迅速组织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撰写宗旨、体例等具体规定和要求。钟敬文先生去世后,在学校社科处与文学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大力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萧放教授与其他课题组成员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克服种种困难,继续进行项目研究,历时八年,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国家哲社鉴定专家评价该成果“规模宏大、学术性强、有历史厚重感”,为200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大标志成果之一,并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中国民俗史》(六卷本),全书共400万字。这套著作以民俗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考古、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作了动态的、多角度的系统描述与分析,使长期被忽视的中国民众生活史得到了全面而深刻的展现。研究时限上启先秦、下迄民国,共分先秦、汉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等六个民俗时段,每个时段都按照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三个部分进行叙述。各卷附说上层习俗,对少数民族习俗亦有相应地记述。通过对中国民众精神史与生活史的系统研究,使长期被忽视的民众最切身的文化史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展现,从而揭示民众在民族文化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这套著作是第一次以民俗学的理论系统地清理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具体表现为两方面:第一,此套著作不仅有利于总结与提升中国的民俗理论,为中国民俗学的理论建设提供历史的依据,而且,它在补充中国文化史的同时,丰富了世界人类文化史;第二,此套著作在社会应用上具有直接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所评价:此成果“为了解中国现实国情提供了历史依据,对于民族文化认同、传统文化保护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套著作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地位,是关系到民族生死悠关的大问题,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是否有自信心,就在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是否有一个全面公正的认识。这套著作从民族的基础的生活文化史的研究出发,为中国人认识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资料与研究文本。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