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我院传播学专业建设受到学校评估专家组的好评

发布时间: 2007-04-19


  “总的来说,博学创新的专业定位不错。提供的材料也是最漂亮的。但要好好总结特色,好上加好,办出头牌。”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新专业建设评估专家组组长沈复兴老师对文学院传播学专业建设的评价。

  2007年4月18日下午二点,文学院励耘报告厅,文学院分党委书记李国英、副书记方红珊、副院长康震、新闻传播学研究所所长于翠玲及传播学专业教师迎接了我校本科评建专家小组的到来。于翠玲老师向专家组汇报了三年来我院传播学专业建设的详细情况。

  我院传播学专业的前身是1995年创办的编辑出版专业。随着西方传播理论的引进及学科目录的调整,2003年,在原有的编辑出版专业基础上,引入大编辑、大出版概念,把编辑出版调整为传播学。

  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报告指出:文学院传播学专业顺应媒介发展对传播人才的要求,打破传统学科间的分割状态,在本科教育上,强调“博学”、“创新”,使学生在打好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和业务根底的前提下,多方面汲取文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的营养,建立宽厚的基础,突出人文特色,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意和策划能力。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和综合学科背景、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语言文字功底、较强的媒介策划和实际操作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报告阐述了传播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新闻传播学下属的一级学科,文学院传播学专业的建设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2002和2004年,学院先后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引进四名新闻传播学博士,充实传播专业师资队伍。2007年,院里计划再引进两名传播学博士。大力度引进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播学专业师资紧张的情况。目前,该专业有教师16人,其中专职教师七人。虽然人手紧张,但老师们的热情很高。他们不仅承担大量本科专业课程(平均每人承担专业课程3—4门),还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教学评估分值在4.5分左右,2003和2006年,毛峰老师、禹建强老师分别获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2003-2006年,先后有于翠玲老师、蒋原伦老师、刘斌老师等获北京市、北师大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的科研奖励。在科研项目立项上,从2004-2006年,先后有刘斌和禹建强老师、宋素红老师、蒋原伦老师获北师大及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委及北京社科规划办的科研资助,科研经费达到18.4万元。

  在教学条件和利用上,报告指出:传播学专业配备了专业教学实验室和媒介研究实验室,并为传播学本科生建立了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以检验和锻炼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在中文资料室已有新闻传播专业书籍370多种,专业期刊57种。文学院还准备投入数万元,进一步加强传播学专业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建设。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根据“博学”、“创新”的培养理念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传播学专业教师集体调研,先后四次修改教学计划,停止部分与传媒实践脱钩的课程,增加反映媒介前沿发展和增强学生专业实践素养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新闻采访、新闻摄影摄像、电脑排版等动手操作能力。传播学专业老师还通过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编写与教学计划配套的本科教材等措施来强化本科教学,并加强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传播学专业的老师选择优质教材,采用多媒体授课,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加实验课程,并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进行相应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管理和教风学风方面,报告指出:以文学院现任院长、副院长为首的高素质教学管理人员,敬业负责,管理经验丰富,对传播学专业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并在教学管理的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在教学质量控制上,完备的教学规章制度、严格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监控措施保证专业教学的质量。除了担任繁重的本科课程备课和授课任务之外,传播学专业老师全部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和研究生辅导员,在课内外余有充分的时间与学生沟通,在学习、科研和生活等方面为学生着想,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在上述改革和保障措施的基础上,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效果明显。学习和思考结合,学生有不少科研成果。其中03级的李明毫同学发表学术论文4篇,在专业实习中获得新闻单位好评。传播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除1/3左右读研之外,其他毕业生主要到新闻出版单位,如新华社、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网易等,还有毕业生到文化公司、中学工作。反馈信息表明,这些毕业生在单位表现良好,能够胜任工作任务。

  校专家组听取汇报后,给予中肯的评价,并提出宝贵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传播学专业建设工作细致,准备充分,特色选择对路。在未来发展上,课程设置真正突出“创新”和“博学”的特色,要有配套的教材,增加调研类课程,还要保证有特色的交叉学科能全部落实;要解决师资力量不足和实验仪器设备不足问题;要确保学生就业率,体现就业竞争力;传播学专业除了自身发展之外,还要把自身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同行了解自己。

  文学院分党委书记李国英老师代表全院老师感谢专家组认真细致的评估。他说,评是为了建。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建设一级学科,困难重重。但是,传播学专业仍获得长足发展。根据专家组的意见,我院会认真整改,并希望结合学校的智力资源,共同思考如何建设传播学一级学科。

  文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传播学专业评估。此前,张健院长专门抽出半天时间,召集传播学专业教师,共商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重要问题,为这次迎评定下了成功的基调。主管教学的康震副院长多次到传播学专业指导工作,查漏补缺,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

  此外,为迎接专业评估,传播学专业老师于翠玲、刘斌、禹建强、宋素红、毛峰和几名学生干部放弃三个双休日,经常加班加点,为评估整理出包括《传播学专业建设评估自评报告》、《传播学专业建设评估支撑材料汇编》、《传播学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三大本资料,并补充了一些支撑材料。

  今后,传播学专业将以实验室建设和精品申报为抓手,全面提升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下一步迎接教育部的评估打下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