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硕士第二党支部 侯文博
孩提时代,几乎没人没用过这样一个“公式”表达理想——长大以后我要当个+N/V+家!N∈(科学、音乐、文学、书法……),V∈(作、画、旅行……)。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如许宏伟目标正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淡出我的脑海,直至有一天,我蓦地发现,最初的梦想,不见了!
它是自然蒸发了?还是刻意逃跑了?抑或是被主人我不慎丢弃了呢?我不禁黯然……烹起一盏淡茶,边品边思。良久,我终于幸福地发现,我的理想或许会像树叶,随着四季的更迭变换颜色;而我的信念却像一颗种子,扎根心田,坚忍不拔。
童年时代的我极喜欢画画,我说长大后要当个画家;识字后我便开始记日记,我说长大后要当个作家;拿着母亲的星图仰望星空,我说要当个天文学家;演讲比赛取得了第一名,我说要当个演说家……似乎一天就会有一个新理想萌发。
直到高中后,我“换理想”的脚步才终于慢了下来,而“家”这个中心词也离开了我表达理想的定中词组,只留下了一个个不带“家”的兴趣点。那几年,我想当一名记者或是播音员,做党和人民的喉舌,以新闻媒介传递进步的讯息。
然而,在高考后填报志愿中,当我看到“对外汉语”这门新兴学科时,我不禁优先选择了它!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是多么光荣的使命啊!四年的学习与实践让我收获颇丰,我的平均学分绩点超过了3.8,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也受到了老师与学生的好评。可虽然对我的专业热爱有加,我却总觉得内心深有一个温暖的角落,藏着对某一个学科浓厚的求知欲。而这门学科,正是汉语言文字学。
于是我选择了考研,考北师大,秉承章黄学派的治学理念,为汉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倾我微薄之力。
回溯理想的一次又一次“刷新”,我不禁发现,其实理想的寄托也许在变,但理想的核心从未变过,那就是积极地做对党和人民有益的事!而坚固这一理想核心的又是什么呢?我的信念!
我是听着党的故事长大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他总有一肚子的故事。记得儿时的电视节目往往比较单一,父亲便在每天晚饭后给我讲故事。小兵张嘎、潘冬子、王二小……一个个勇敢、坚定、智慧的形象深深影响着我。而我的母亲是一位党员,她以“培桃育李,园丁不惜洒汗水,以累为喜;雕心铸志,教师甘愿注心血,以苦为甜。”为教育格言。她的奉献精神以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也潜移默化地感染了我。
于是,我在小学一年级刚刚入学时就积极地表达了加入少年先锋队的强烈愿望。并在学习上勤思勤练、在工作中默默奉献、在生活中待人真诚……终于,我以突出的表现获得了成为少先队员的资格。当代表全体少先队员宣誓时,我感到无上光荣。然而母亲却对我说,仅仅有光荣和自豪是远远不够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积极进取、坚定信念更是每一个党的孩子应该做到的!不仅要做一名少先队员,更要争做一名先进的少先队员。
在向先进少先队员靠拢的过程中,我的人格更加完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终于,在六年级时,经过德、智、体等多方面的严格考核和评选,我成为了抚顺市的首届小龄团员。
升入初中以后,我担任了班团支部的团支书一职,每周开展团组织活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配合团委老师发展新团员的工作也颇受肯定。而在工作中我也慢慢地体悟到了一种深挚的心灵归属感。
6岁入队、12岁入团,在人生观、世界观日臻成熟的18岁上,我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向组织汇报思想。对我而言,加入党组织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光荣的梦想,更成为了我坚定不移的信念。而这信念的背后不单单是荣耀、更是一种责任!我顺利通过考核,被评为“非党积极分子”。
步入大学,我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通过了党校考试后,党组织再次确认了我的积极分子身份。在十七大召开期间,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使我的精神世界又得到了丰富、理论水平也有所提高,我终于2007年10月25日有幸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一年后,如期转正。
我常常感到幸福,不仅仅因为在党的带领下,我切实地看到并感受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因为对党的信念让我在人生道路的一次又一次选择中始终明确方向!我将始终坚定信念,以党员的先进性指导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我将时刻以党的理论、精神为航灯,乘时代之风,逐前进之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