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国际会议

“世界文明视野中的北京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2-11-08


 

北京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与重要的战略中心地位,在世界文明交流、对话与互鉴历程中持续发挥影响,成为一代又一代国人、海外华人与国际友人的精神原乡。在建校120周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京津冀文脉谱系与大京派文学建构”研究课题组联合主办的“世界文明视野中的北京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2022年10月29日至30日以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成功召开。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山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教育大学以及美国罗格斯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日本神户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多所海内外高校与学术机构的30余位学者与会。

10月29日上午,研讨会举行开幕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文学院康震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以北京研究为基础,致力于文学与文化、文学与社会、历史与当下相结合的热点前沿问题,必将为北京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

康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教授强调,中文学科有着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坚实基础和丰厚成果,本次会议在开阔的世界文明视野中寻觅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书写,定能对北京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图片

王立军

会议主办方代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师大文学院刘勇教授以“世界”“北京”与“书写”三个关键词,提纲挈领地阐释本次会议的主题:本次学术研讨会旨在将北京学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放置在开放、广阔的世界文明视野中,梳理北京的文化根脉,激活北京的文化内蕴,通过“北京书写”,将北京文化的特质辐射并呈现在世界视野中。

图片

刘勇

随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解志熙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张宝秀作为学界代表致辞。解志熙教授强调了本次研讨会的开放性与学科发展的生命力。张宝秀教授从地方性的阐释出发,指出北京学研究的成果与意义。

图片

解志熙

图片

张宝秀

开幕式由北师大文学院李浴洋老师主持,他介绍了此次会议的缘起、筹备情况与日程安排。

开幕式结束后,刘勇教授主持了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以《北京研究的魅力及可能性——为何以及如何在北大讲北京》为题,详细讲述了在北大开设“北京研究”课程的目标、方式及行之有效的经验,特别强调在书斋之外,要注重“行读”,用双脚、双眼触摸历史,使学术研究具有某种体感和温度,进而兼及学问、思想与情怀。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张宝秀高度评价了陈平原教授报告中表现出的学术情怀与学科传承,美国罗格斯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副教授宋伟杰从北大的课程设置、“行读”北京的研究方式与北京学研究三方面回应了陈平原教授的演讲。

图片

陈平原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孙郁教授随后做了题为《从京派到新京派》的主题演讲,细腻梳理了当代文学中“新京派”的出现、谱系与特点,指出新京派自觉继承、转换了京派知识论与审美论交融的思想资源,并拓展了更为丰富的言说空间。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高恒文教授以“千头万绪”概括孙郁教授学术的丰富性、联通性与精准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莉教授从“新京派”的思考、论文的感染力与新京派的未来研究视野三方面进行了回应。

图片

孙郁

图片

 

下午,北师大文学院张清华教授主持专题发言的第一单元。北师大文学院教授万建中从饮食的角度分析了北京饮食的政治力量与“中国饮食”概念建构中的民族政治因素。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吴蔚从陶然亭“城市山林”别称出发,分析其中蕴含的清代京师文学地理与心理空间。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制副教授季剑青以“如画”分析裴丽珠《北京纪胜》中历史风景与现代进程的矛盾与殖民者视角中隐现的道德问题。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田建民从“北京叙事”“北京评判”与“北京言说”三种类型综合分析了鲁迅的北京书写。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袁一丹聚焦沦陷北平的日常生活史,藉由北平“笼城”的戏剧活动探讨战争中的隔音空间问题。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黄开发主持专题发言第二单元。日本神户大学院人文学研究科教授滨田麻矢通过对冰心刊发在《晨报》的作品进行细读,考察了冰心从女学生到“女学生作家”的身份意识与叙事策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解志熙分享了他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辑存丛书》所作的解说,介绍了陈西滢、杨振声、刘梦苇、欧外鸥与阿湛,强调要珍惜前辈学者的心血与未被充分重视的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以视角独到的文本分析,指出林徽因短篇小说《九十九度中》使用心理蒙太奇的手法呈现都市,超越了现代文学中模式化的北京叙事。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高恒文阐释了卞之琳“京派”时期创作中“北国风光的荒凉境界”与表达人生沉思的“相对的观念”两大思想主题。日本京都大学人间环境研究科副教授津守阳从恋物的角度重审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头发为线索梳理沈从文创作中都市与乡土的被身体化表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从声音与语言的角度出发,讨论作家如何改造地方性语言以适应自我表达的问题。

图片

 

10月30日上午,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张国龙主持专题发言第三单元。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沈庆利以谢阁兰、郁达夫为例,探讨中外文人互动下的北京文化形象形塑问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亚丽从审美情趣与文化关怀两个维度剖析散文中的文化北京形象。美国罗格斯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副教授宋伟杰详细梳理了中外文学百年间重要的北京书写文本,从实证影响、隐含关联、平行再现与空间诗学的批评视角,展现了繁复多元的“文学北京”意象与情境。北师大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教授李春雨立足北京文化国际传播,分享了她在海内外汉语学习者中进行调研的最新数据、经验与心得。

研讨会的第四单元由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康丽主持。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林峥探讨“胡同北京”与“大院北京”两种不同形式对家国伦理的空间呈现与老舍、王朔作品中空间政治的破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刘一昕引入林徽因“建筑意”的概念,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分析,考察其作品中现代叙事与情感空间的建构。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系讲师姜晓敏通过研究蒋彝《重访祖国》对北京艺术的英语评介,考察国际视野与游记书写对于七十年代沟通中西文化理解的意义。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汉学》编辑叶枝梅老师通过分析何冀平话剧《德龄与慈禧》中的人格形态、礼仪之争、政治制度,细致展现了晚清北京宫廷中中西文化交错的样态。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李萌通过对德云社年轻艺人的自我形塑、粉丝应援与同人写作的文化研究,论证德云社在流行媒体构建的新型男性气质何以生成。

10月30日下午,研讨会第五单元由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林分份主持。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馆员姜异新探讨了鲁迅对北京的空间经验如何转化为文学中的诗学美感。英国爱丁堡大学东亚研究系副教授黄雪蕾从反复出现的的嗅觉感官想象出发,细致入微地分析了鲁迅短篇小说《肥皂》的奏鸣曲式结构和感官体验在小说叙事中的冲突与调和功能。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洁宇以“边城少年”概括京派文学作家的现实感受与自我认识,并分享了对京派文学内在政治性探究的反思。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王翠艳以感时忧世、革命激情与民国创伤话语建构三个关键词,集中讨论了1928-1937年北平左翼作家的北平书写。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张悦将“京海之争”放回历史语境中,梳理了左翼文人在与北方文人对峙过程中对“京派”话语的选择、侧重、释义与塑造。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陶梦真探讨了慈慧殿三号读诗会中公共文化空间面向与京派文体形式建构的互动关系问题。

研讨会第六单元由北师大文学院讲师姜肖主持。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王炳欣以“游历”的文学姿态为线索,将“八十年代”与“北京”作为锚点,探讨北岛的 “广场意识”、政治乡愁与记忆写作。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王德领通过对宁肯《城与年》系列小说文本中典型细节的分析与七十年代北京的文学地貌,深掘其时代性、政治性与思想性。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艾尤对八十年代以来大陆、香港、台湾三地都市文学中女性书写及其研究谱系进行了综述,并对女性都市经验的差异性问题进行反思。国家电影局王璇博士分析了台湾七十年代北京书写潮流中旅京台湾作家与迁台“老北京”两股力量背后地域身份、社会风貌和情感经验。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议题具有强烈的当下性、学术性与前瞻性,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表现出新颖的研究视角、扎实的史料功底,既有世界文明视野的宽广与高远,又有对北京文化的梳理、深掘与建构,吸引了线上、线下数千人次的观看与讨论。

闭幕式由李浴洋老师主持,北师大文学院刘勇教授作总结致辞。刘勇教授以“学术”与“年轻”两个关键词为核心,他指出,本次研讨会议程之充实紧凑、与会者之热情投入,展现了与会的专家学者对学术的兴趣、追求与坚守,而年轻学者展现出的朝气与实力,也令人对学科发展充满信心与希望。

图片

 

文案 | 郭漪桐 编辑丨胡晓艺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