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来访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海外来访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张丽君博士在线来我院民俗学课堂讲授国际遗产旅游研究新动向

发布时间: 2020-07-08




2020528日上午,受到我院杨利慧教授的邀请,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的便利,美国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张丽君博士在线来到杨教授开设的“当代世界民俗学导论”研究生课堂,与修习这门课程的民间文学研究所研究生以及前来旁听的国内诸多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共同分享了其最新研究成果:“元文化自觉与博物馆化——遗产旅游中土楼生活空间的理想化呈现”。该讲座也是“北师大国际非遗讲坛”系列的一部分。

 

 

讲座中,张丽君博士梳理了目前关于遗产和遗产旅游研究的一些主要理论观点,并且通过福建土楼遗产旅游中的具体例子考察了遗产过程和遗产旅游对于地元文化的影响程度及当地生活空间如何被转变为自身的理想再现,也就是博物馆化

张丽君博士首先简单介绍了多个国际组织对于遗产的定义和当下遗产定义存在带来的问题:当传统文化还在以遗产的名义社会中继续被实践,但是功能和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理解这种现象?随后她简明扼要地梳理了当下国际上关于遗产和遗产旅游研究的一些观点,比较典型的理论之一是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遗产是一种以过去为资源的当前的文化生产模式;遗产是一种“价值附加”产业遗产;遗产是以出口当地为目的的产业;遗产问题关键遗产本身及人为操作遗产之间的复杂关系。二是Laurajane SmithDiscourse话语三是Valdimar Hafstein关于个体性、集体性与文化产权论述四是Dorothy Noyes的社会基础和社会网络分析五是美国教授杰森·杰克逊、德国教授约翰·缪克斯与李靖教授的新论文《创新、惯习与遗产:关于文化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论模型》,这篇文章综合了上面的观点,并建立了新的理论模型,遗产与惯习的关系并不是单向性的,创新与遗产也不是截然对立的两面。

在具体的福建土楼案例中,日常生活的博物馆化主要有三个特征日常生活——遗产、物品/藏品、表演;生活空间——理想化的自我呈现;惯习——元文化关系。张丽君博士讲述自己在福建洪坑村(客家民俗文化村,2008年申遗)的田野经历。该村在申遗过后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参观,也使得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过去,它是一个以种植水稻、茶树、柿子树、烟叶等为主的农业社区,现在农业已经衰减,年轻人都纷纷外出谋生,田地濒临荒废。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这个村子与外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由一个农业社区转变成一个旅游目的地。在过去,土楼往往被视为是落后的建筑物,但是当土楼的价值被发现后,这些土楼就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有一些人搬回了土楼,有的人选择留守如林氏家族修建的振成楼,他们的土楼占地面积大,于20世纪修建,林氏家族以烟刀起家,在土楼的耳房中,有一个老式的家庭作坊“日升烟刀坊”,被用作向游客展示的博物馆,游客可以轻松看到房间里的装饰,坐下来喝茶,观看展示的烟刀,也可以轻松进出耳房。在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村民的主要生计方式由农业变为泡茶、与游客聊天、制作卷烟(作为文化展示的表演)、出售卷烟茶叶等旅游产品。在面对游客询问的时候,他们还是会自称自己是农民,虽然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和自己的先辈产生了很大的不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家的土楼变为旅游目的地的表演舞台,居民和村落空间和村落传统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在过去的日常生活中的人的行为、生产工具和生产行为,都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在线上讲座中,参与的师生直接现身提问,利用腾讯会议的“聊天”功能,积极与主讲人热烈互动讨论。

本次讲座使学生对国际前沿民俗学理论有了更为直观了解,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学术水平,也为民俗学研究遗产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角度和全新的问题。

撰稿:龙玫供图:杨利慧教授、龙玫)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