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工程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985工程

“985工程”总体规划(2010-2020)——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Ⅰ)

发布时间: 2010-05-12


一、现状分析

1.基地概况
本基地的主干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学科覆盖面较大,包括了文学门类下的全部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此外还包括法学门类下社会学一级学科的一部分(民俗学)和教育学门类下课程与教学论的一部分(语文教育学)。建设单位为文学院、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汉语文化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外文学院。【学校可考虑将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京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亦归入其中】
本基地目前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国语言文学,2009年被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定为学科整体实力全国第一)、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民俗学)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电影学),北京市二级学科重点学科2个(电影学、艺术学),一级学科艺术学2009年被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定为学科整体实力全国第四;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文艺学研究中心、民俗典籍与文字研究中心)和与教育部共建的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1个(中文),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新师资培养基地1个。现有教授104人、副教授110人,其中包括中央及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 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2人,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百千万优秀人才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5人。

2.优势与特色
通过“985工程”二期的建设,本基地所属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已居世界领先水平;文艺学、文字学、民俗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古典文献学、电影学、艺术学、广播电视学、数字艺术学、功能语言学等专业方向的国内领先地位较为稳固,特色明显。在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亦有长足发展,成效显著。
本基地的优势和特色在于:
学科覆盖面大,学科交叉特点明显,师资力量雄厚、结构比较合理,拥有不少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不仅发展空间大,而且持续发展能力强。
在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如中国语言文学、民俗学、古籍文献整理等学科,积淀深厚,处在世界一流水平上;在广播影视艺术、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北京文化发展、数字化和大众传媒等领域,也都具有较高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在前些年的建设过程中,结合国家社会的重大需求、瞄准学术前沿,充实了学术队伍,完成了多项高水平的课题研究,使得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成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在有关评比中多次名列前茅;在科研教学的体制创新方面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增长了与国内外相关方面合作的经验,明显提升了学术影响力。所有这些都为本基地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3.差距与不足
与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国际知名大学以及国内其他高水平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同类学科相比较,本基地在部分学科、部分项目上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距:
1)本基地目前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我们的实际水平明显不匹配,国际化程度需要大幅度提升,这主要体现在:SSCI、AHCI收录论文数不但不能与哥伦比亚大学相关院系相比,与国内著名大学如南京大学相比,也还有一定差距;在国外出版专著和用外文发表论文数亦明显不足;独立主持或与国外著名学术单位联合召开的高级别国际学术会议平均不到一年一次;还没有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外国专家来本基地长期工作;等等。
2)缺少能够引领国内学术走向和可能具有世界影响的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目前,本基地长江学者只有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也只有2人,相对于本基地众多学科来说,数量明显偏少;缺乏能够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学者,除了民俗学理论为国际学术界所重视外,其他学科的国际影响都相对较弱。
3)对于大学精神和大学使命的认识有待深化,解决社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自觉意识和创造力有待提高。相对于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有关中国文化和国情研究部门而言,本基地此前的研究偏向于基础理论和历史现象的阐释,对国家发展和国际交流中的文化问题关注不够,目前只承担1项关于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国家重大课题,这与本基地的地位和发展方向不相称。
4)基于全球化时代的新闻传播学和外语学科亟待加强。本基地所属传播学专业起步较迟,在国内落后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同类学科,属于第二方阵,与哥伦比亚大学传播学差距则更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基地外语学科与国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大力发展。传播学和外语是支持本基地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学术方向的一对翅翼,水平有限且特点不够突出的传播学和外语研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基地的发展。
5)研究设施、工作条件和学术管理相对滞后。本基地经过几年的建设在硬件设施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在世界性文献、影像、实物等资料的搜集技术和收藏方面还远不能与哥伦比亚大学同类学科相比,研究和制作设备都明显落后;研究用房、办公条件也明显不足;科研管理制度较为呆板,对学者的科研工作和国际交流的支持力度不足,学术休假制度还没有正式建立起来;等等。
当前,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影响力空前扩大,国家鼓励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强调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决心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强调以高水平的文化软实力参与国际竞争。这是一项长期的国家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在全球化进程中成功确立自己的国际地位等问题,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要使中国文化成功地“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尊重中国,就必须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整理、研究、保护,促使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与外来文化双向交流的新目标、新方式、新渠道。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研究,并实现传统文化面向当代、面向世界得分转型和传播,是国家发展、民族文化复兴、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迫切而重大的需求;由于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它也是中国文化研究的最为前沿的课题。本基地决心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组织力量、集中精力开展“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的研究,并在这一课题的带动下,促使各相关学科都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在我国的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和国际文化交流中产生更为直接、更为深远的影响。
为此,本基地今后10年的建设将从以下方面进行重点突进:
1)增强世界意识,加强国际交流,通过大量原创性、系统性、先进性的成果引领国际学术界的中国文化研究,大力发展以国际文化交流为特色的新闻传播学和外语学科,并通过设立中国文化国际研究基地、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心、进行多种形式的科研教学合作等方式促进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接受;
2)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立足于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密切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尤其是在典籍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教育、海外汉学情报等方面,转变学术观念,加强应用性研究,通过设立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汉学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与国民艺术素养研究中心、举办大学生电影节等措施,与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
3)坚持机制制度创新,在引进人才、科学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大胆尝试,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能够充分调动科研教学人员积极性、有利于学术创新和交流的、面向未来的管理机制和体制。

二、项目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本基地将进一步总结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探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国际文化交流的研究和实践,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中,有效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世界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而努力。
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将继续整合优质资源,凝练学术方向,打造学科高地,汇聚学术英才,形成高水平的工作团队,培养中国文化研究和传播的拔尖人才,优化管理机制和制度,争取通过10年的建设,使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世界一流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广泛的认可,并形成鲜明的文化研究和文化传播的特色,使艺术学学科整体进入国内前三名,使新闻传播学和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跻身国内一流的行列,从而使本基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中心、高级人才的培养中心、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咨询中心、国民文学与艺术素养建设与研究中心、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中心。

2、分阶段目标
(1)2010年建设目标
巩固“985工程”二期建设成果,继续推进有关“中国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的研究课题和建设内容,适当调整学术方向,使研究目标更具针对性,更有成效;成立多个文化研究和传播中心,集中力量,推进学术成果的社会转化,确立本基地在中国文化研究和交流方面的国内领先地位,为基地总体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科建设:
基于对“985工程”二期建设经验的总结,本基地须根据学科优势和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学术方向、突出特色,加强科学研究的国际交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此,将二期建设的6个方向适当调整为:
1)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继承、发展与应用。以汉语言文字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外语学科为支撑;
2)中国文化典籍的整理、阐释与传播。以古典文献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为支撑;
3)中外文学研究与文化交流。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下属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等学科为支撑;
4)中国艺术传媒的研究与推广。以艺术学(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电影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新闻传播学为支撑;
5)中国民俗学研究与当代社会建设。以民俗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科为支撑;
6)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与实践。以中国文学、民俗学、新闻传播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国际汉语教学)和外语学科等为支撑。
这样的调整,有利于形成更为合理的学术布局,更加切合“中国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的总体目标。
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化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学科。
通过设置综合性的项目,推进交叉研究,带动学术力量较弱的学科快速发展,优化本基地的学科生态系统。
平台建设:
建立建设3个中心: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中心、国际汉学研究中心、国民艺术素养研究中心,分别出版杂志、丛书或研究报告。
人才培养:
继续推进国家级的教改项目,包括:免费师范生特色专业和影视学特色专业的建设、艺术学科“从游式”教学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传媒与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
新增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各1篇;
新增加国家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各1门;
攻读学位的在校外国留学生数达到750人。
队伍建设:
计划引进高端人才2-3名,其中包括国外专家1人;
新增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2名;
建设世界一流的汉语言文字学团队、元代古籍集成研究团队;
支持20名中青年学者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和访学。
科学研究:
进一步深化和拓宽科研方向,鼓励交叉研究,鼓励针对国家决策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国际合作研究。
6个学术方向和3个文化中心各完成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1项,全部基地将完成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或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至少2-3项;
获得4-6项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
获得2-4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在境外发表用外文撰写的论文10-15篇,使SSCI、AHCI收录论文数达到国内同学科领先水平。
国际交流与合作:
重点实施“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和“海外翻译出版计划”。包括:
在美国出版当代中国文学英译丛书;
创办一份面向英语世界的、展示当代中国文学风貌的英文杂志《今日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Today);
召开一次高级别“海外中国文学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增一项中国民俗文化研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由海外著名出版机构用英文出版北师大学人撰写的学术论文集。
社会服务:
完成《规范汉字表》的修订;
完成《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外向型数字公共产品系列,形成有影响的著作和产品;
开放多项数字化成果与社会共享;
继续举办高水平的大学生电影节;
继续就“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这一主题,争取与国家有关部门、社会机构、商业机构等建立2项合作关系。
(2)2011-2013年建设目标
使“中国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 创新基地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提升大幅各学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各文化研究和传播中心,壮大学术团队,以更加突出的学术成果和文化产品,以及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基地在国内外的影响,特别是要使国际影响力有较大提升,逐渐形成国际品牌效应和国内的示范效应,加速国际化进程。
学科建设:
大力推进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工程和中国文化的数字化工程;
巩固和保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国内领先的学术地位,其中4-5个二级学科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
保持电影学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并使该学科的民族影视美学和东亚地域影视研究的特色更加鲜明;
使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实力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使中国民俗学和元代文献文化研究成为国际研究中心;
使电影学成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使艺术学科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平台建设:
建设好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中心、国际汉学研究中心、国民艺术素养研究中心,创办面向世界发行的中国文化研究外文杂志,定期出版海外汉学和国民艺术素养状况报告,使这三个中心成为国内学术重镇和有关文化信息情报的重要基地;创建和发展“纪录片中心”、“传媒发展中心”、“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中心”;加大汉字研究实验室、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传播学实验室、艺术与传媒实验室、民俗博物馆(数字典藏和实物展馆)的建设力度;加强中国文化大型网站和各类资源库的建设,形成较大规模,产生较大社会效应。
使“元代文献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中心”及“国民艺术素养调查与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人才培养:
3个国家级教改项目在高质量情况下按期结项后,着力推进其成果向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转化,使本基地的部分专业成为全国的示范专业,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加大对于外国留学生学位教育的投入,配合外事处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及人数。
加强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建设,包括校外师范教育实践基地、艺术创新平台、“产学研创”大学生创意创业平台的建设;
外语教师教育在理论建设和实践方面达到国际一流,培养一定数量的高级翻译人才;
围绕中国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增设2-3个研究生招生方向;
新增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2篇、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1-2篇;
新增国家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教育教学成果奖2-3项;
新增北京市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教育教学成果奖2-3项。
队伍建设:
引进高端人才3-4名,其中包括国外专家1-2人;
通过培养和引进,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水平,提高提高其国际化的程度;
新增长江学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名;
支持40-50名中青年学者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和访学。
科学研究:
完成“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科研体系的整体布局,并形成明显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应;
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
完成“新媒体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策略研究”;
形成7-10种重大科研成果,其中包括2-4套重点选题大型学术丛书,2-3种国家文化发展报告及汉语国际教师的培训标准和培训方案;
力争功能语言学脑成像实证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完成2-3种面向世界的高水平的文化遗产推介软件和电影电视片;
启动“媒介全球化与中国文化推广工程”研究项目;
获得10-15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的立项支持,其中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项,大幅度增加来自各类社会机构和海外的科研经费数量;
保持CSSCI论文和学术著作的稳步增长,并使得各学术方向SSCI论文数和用外文在境外发表的论文数达到年均10篇;
争取获得3-5项国家和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项、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
国际交流与合作:
继续推进“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使海外出版物保持在年均2种以上,形成系列和品牌效应;
推进“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工程”,创办并发行外文版中国文化研究杂志;
设立出版基金,鼓励用外文出版本基地的学术论文,实施在国外出版中国文化介绍和研究系列外文丛书计划,每年出版1-2种;
在民俗文化、典籍文化、外语教学、艺术传播等学术方向,设立专项大型课题,招聘高水平外籍学者,组建国际学术研究团队;
利用本基地所主持的多所孔子学院在海外举办民俗文化展览、艺术展演、学术报告等活动,推广中国文化和本基地学术成果;
加强和国外知名大学在联合办学、学术交往、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使本基地作为中国文化传播中心的地位得以基本形成。
社会服务:
为国家文化决策提供学术支持,至少有2-3项报告被有关部门采纳,基本实现本基地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咨询中心的目标;
向社会开放更大规模的数据库、网络等学术资源,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打造成国际同类电影节中规模最大、亚洲领先、水平一流的青年电影节,举办3-4次有国内重大影响的艺术展演;
加强文化产业研究,通过文化创意、文化产品设计、组织文化交流等方式,与国内外社会团体、商业机构和普通公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探索新的学术发展方式和机制,使本基地社会化程度有较大提高。
(3)2014-2020年建设目标
进入全面快速发展时期,并最终形成具有世界影响的一流的学术创新机构,成为国家和社会普遍认同的文化发展咨询中心、高级人才培养中心、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出现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领军人物,形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团队;各学科在“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的旗帜下整合得更加科学、合理,大部分具有明显的国际影响力;科研创新能力和文化交流水平稳步发展,完成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相关机制体制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使得基地能够更深入、全面地介入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造能力。
学科建设:
继续保持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和民俗学、电影学、古籍整理等二级学科在国内外的整体领先地位;
使艺术学成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使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前10名;
使新闻传播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
新增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2个;
本基地所属的6个学术方向,无论在学术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科研成果的规模和质量,还是在学术团队建设等方面,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平台建设:
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中心”发展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心”,加强国际汉学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与国民艺术素养研究中心等其他中心或基地的建设;
将现有实验室中的1-2个发展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综合性的中国文化与文化交流中心网站的建设,以适应国际化的多方面需求;
创立“影视戏剧研究”、“新媒体研究”等新的研究中心。
人才培养:
在本基地的学科专业范围内进行打通培养的教学改革实验,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实施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新探索;
争取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在校人数接近千人,同时使留学生的生源和培养层次更加多元、合理;
新增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
新增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队伍建设:
引进3-5名高端人才,其中2名来自国外,形成强大的中国文化的研究团队;
通过设立特别讲席、驻校作家艺术家、客座教授、研究基金、学术访问等多种形式,吸引国外一流专家来基地短期工作,使基地形成开放的流动性特征,推进基地的机制体制创新;
新增1名长江学者和4-6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使基地学术队伍整体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科学研究:
形成6-10种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科研成果,其中包括2-3种重点选题大型丛书,2-4种国家文化发展报告,2-3种高水平文化研究和交流的软件、影视片,使得“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等各个方面都有标志性成果,奠定本基地的学术权威地位;
大力推行“元代古籍集成”工程;
建设功能语言学研究的“北京学派”,使外语语言文学与中国语言文学的交叉融合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面展开“孔子学院总部出国汉语教师培训研究”;
获得10-15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立项,其中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3项;
有6-10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SSCI、AHCI收录论文数和用外文在境外发表的论文数达到60-80篇。
国际交流与合作:
继续推进“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工程”,在海外的外文出版物每年3种以上,新增面向海外的介绍中国文化的外文杂志1-2种,定期举行中国文化海外巡展(演)活动,使这一工程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重要的民间力量;
实行科研岗位和课题的全球招聘招标制度,使每个学术方向都有高水平的外籍学者长期或短期参与工作;
为多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提供合适的平台,每年召开一次高级别中国文化或文化交流的国际研讨会,建立中国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国际研修中心,吸引和培养外国汉学专家;
与相关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主要汉学研究机构以及商务机构等建立更多的实质性合作关系,为成果转化、人员往来、项目合作、争取更多的海外科研资金开辟更为广泛的途径;
为海外各类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教学机构编撰高水平的教材、课外读物等;
通过以上种种努力,确立本基地作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心的地位。
社会服务:
按国家和社会文化发展需要设立重大科研课题,有更多有关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为国家有关部门采纳,与国家相关文化决策部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使本基地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的重要的咨询中心之一;
完善面对整体国民的艺术素养监测、培训与研究服务体系,加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建设面向社会的文化创意研发和研修中心;
开放本基地的文化资源和学术资源,完善公众服务体系和制度。

三、项目建设任务
1、分述各项建设任务的主要内容
1)优化学术方向,培育优势学科
在“985工程”二期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学科的优化整合,围绕着中国文化遗产的纵向传承、发展与横向交流、对话,建设如下6个学术方向:
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继承、发展与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汉语词汇语义学理论研究与中外语义学理论比较;基于汉字字料库的汉字整理与研究;黎锦熙学术思想研究;汉语基础理论与汉语对外传播研究等。
②中国文化典籍的整理、阐释与传播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整理和研究;简帛及其他出土文献的研究;中国历代文学典籍的整理和阐释;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文学典籍的译介;中国文化典籍的传播方式和社会功能研究等。
③中外文学研究与文化交流
主要内容包括:从新的视角,用新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思想史、中国文学理论史基本问题的重新阐发;对在中国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外国文学作品、文学观念进行深入研究;对通过文学,或者从文学的角度所进行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研究等。
④中国艺术传媒的研究与推广
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创意与艺术传媒发展研究;新媒体与艺术生活研究;中国艺术传媒的民族品牌与民族风格研究;中国艺术传媒战略与中国国家形象研究;数字化时代世界艺术传媒比较研究;中国艺术传媒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研究;国民艺术素养调查与研究等。
⑤中国民俗学研究与当代社会建设
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国城市寺庙与市民研究、世界城市建设与城市民俗的地位和作用、世界遗产学与民俗学、现代民俗传承策略研究与外向型成果推广、中国民俗学高等教育教材遗产与新发展,中国民间文学三集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故事类型数据库的建设与发布系统、中国节日志个案调查与撰写、传统手工业技术与民俗、北京民俗数字辞典的创编与公共产品;等等。
⑥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研究与实践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文化传播理论及传播方法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理论和方法研究;翻译学研究及外语人才的培养;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及海外汉学文情采集和整理;中国文学海外推介和出版计划;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等。
通过以上各学术方向的建设,使得“中国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更加明确,学术体系更加合理,原创力和应用性更强,更好地为国家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保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民俗学的国际领先地位;
着力加强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电影学等学科建设,争取增加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3个二级学科国家或北京市重点学科。
2)建设一流队伍,汇聚国内外人才,
计划在今后十年里引进国内外一流学者8-12名,其中海外专家5名,这些高端人才将成为本项目各学术方向的领军人物,并通过他们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在科研产出和人才引进上产生更大更好的效应;
通过各种手段使本基地具有国际背景的科研人员的比例大幅增加至80%以上;
设立特别讲席、驻校作家艺术家、项目学者等制度,使在本基地短期工作的国外一流专家保持年均2-4人;
通过本项目培养出5-8个杰出学术创新团队,如“汉语言文字学研究团队”、“元代古籍集成研究团队”、“中国民俗文化研究团队”、“中国艺术传媒研究团队”等,并使其中条件成熟者发展为教育部创新团队;
培养或新增长江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7-11人;
3)加强人才培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免费师范生特色专业、影视学特色专业的建设,推进艺术学科“从游式”教学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传媒与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新增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与外国及港澳台知名大学的相关专业或课程建立即时或延时的共享平台,充分发挥优质教学和课程资源的效应,增加学生的国际学习和互动能力;
推动学生交流的制度建设,使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国内外其他高校进行短期学习或国内外著名文化机构进行实习;推行部分课程外语授课,组编部分专业课程的外语教材;通过课题引导、配备导师、交叉培养、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培育拔尖的学生人才;
加强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建设,包括校外师范教育实践基地、艺术创新平台、“产学研创”大学生创意创业平台的建设;
改革国外留学生的招生和培养机制,争取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在校人数接近千人,使留学生的生源和培养层次更加多元、合理;
新增加国家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各3-5门,国家优秀教学团队、教育教学成果奖4-8项;
新增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5篇。
4)建设新的研究基地,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在“985工程”的支持下,除继续发展原有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民俗典籍与文字研究中心”和与教育部共建的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外,继续培育新的学术中心,并争取使“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中心”、“元代古籍文化研究中心”、“国民艺术素养研究中心”发展成为新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争取创建1个以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方法和手段上有较大突破;
5)着眼国家需要,致力国际推广
发挥基地学科优势,在文化软实力理论和发展战略、语言文字规范、文化遗产保护、国民文学艺术素养调查、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标准等方面,提出研究报告,做出重大科研成就,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方针提供学术和方法的有力支持,将本基地建设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咨询中心;
根据国家、地方、社会机构、商业机构的需要,设立新的科研项目,并争取使各类合作项目和科研资金逐年增长;
研制并完成大型、权威的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工程,形成多项数字化产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使本基地成为面向政府、公众开放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基地;
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打造成国际同类电影节中规模最大、亚洲领先、水平一流的青年电影节;
加强文化创意研究,积极开展文化产品设计,组织各种类型的民间文化交流,并就此开展社会培训,将本基地建设成面向社会的文化创意研发和研修中心;
重点实施“中国文学(文化)海外传播工程”,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出版当代中国文学英译丛书等书籍,每年3种以上;创办英文版《今日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Today)等其他以介绍和研究中国文学、文化为内容的外文杂志2-3种;
定期召开高级别的“海外中国文学(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
推行“学术成果海外推广工程”,由海外著名出版机构用外文出版本基地的学术成果,每年出版1-2种;
利用本基地所主持的多所孔子学院在海外举办民俗文化展览、艺术展演、学术报告等活动,推广中国文化和本基地学术成果;
与海外著名高校进行学位教育合作,培训海外汉语教师和中国文化爱好者、传播者;
为多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提供合适的平台,建立中国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国际研修中心,吸引和培养外国汉学专家,使本基地成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心。
6)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学术进步
打破科研人员终身制,促使科研人员构成的多元化、国际化。为此,将试行科研岗位和课题的全球招聘招标制度,使每个学术方向都有高水平的外籍学者长期或短期参与工作,形成具有相当程度国际学术背景又符合基地实际需要的一流科研团队;
改革目前行政式科研层级管理制度,促使科研管理的科学化、高效率。为此,将试行分课题负责人制度,在人员聘任、基金管理方法、考核标准制定等方面适当放权,鼓励各课题组自我管理,提高效率;并推行学术休假制度,以便科研人员调整知识储备、自我提高;
改进基础学科的学术方向和研究方法,推动科研成果的社会化、数字化。为此,一方面加大设备和网络的投入,组织科研力量进行学术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另一方面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引导社会和科研的对接,同时,提高对研究报告、文化产品、文化交流实务的学术价值评价,必要时设立专门高级岗位和专项资金支持。

2、制定各项建设任务完成的时间表
2010年
1)基本完成历代汉字数字化平台的建构;
2)完成《规范汉字表》的修订工作和国家印刷字体规范的编制;
3)完成中国古今散文通史的编写;
4)完成10卷本大型《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的定稿;
5)完成中国散文研究、全元文、中国思想通史数据库的建设;
6)完成《艺术学新探索丛书》和《2010年中国艺术学发展年度报告》;
7)完成“中国民俗学高等教育教材遗产”系列著作的出版与数据库建设;
8)完成“中国城市寺庙与市民”丛书的撰写;
9)完成《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外向型数字公共产品系列;
10)完成“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出国汉语教师选拔标准及题库” 的研制;
11)建立“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中心”、“国际汉学研究中心”、“国民艺术素养研究中心”;
12)在海外创办英文杂志《今日中国文学》;
13)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2名。
以上各项包含了制定规范标准、填补学术空白、介入当代文化建设等任务,它们的顺利实施,将巩固本创新基地的学术地位和科研教学方面的特色,并形成初步的国际影响。

2011-2013年
1)完成10册《元代古籍集成》(整理版)的编撰;
2)完成“文化诗学理论及其应用”系列论著的撰写;
3)完成多卷本《中国文艺思想通史》的撰写;
4)完成10卷本《外国经典作家诗学研究》丛书;
5)逐年出版“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文情报告”;
6)出版《国民艺术素养研究》书系;
7)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
8)完成“数字民俗外向型作品”(3种)的撰写与推广;
9)完成11卷“功能语言学经典名著汉译”、10卷“功能语言学研究”著作、11卷《韩礼德全集》的翻译等工作;
10)完成“汉语国际教师中国志愿者培训标准及培训方案”的研制,提交“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基本状况调研报告”;
11)用外文出版发行中国文化研究杂志;
12)在国外出版用外文推介中国文学的系列丛书;
13)成立传统节日研究中心;
14)引进国内外高端专家3名;
15)增加1名长江学者;
16)新增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1个;
17)新增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
18)增加2-3项国家级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或教育教学成果奖。
以上各项着眼于中国文化的深层和宏观研究,有些项目不但填补了学术空白,还大大加强了社会文化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针对性,这些任务的完成,将基本奠定本基地在民族文化研究和传播方面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术地位。

2014-2020年
1)完成基于字料库的Unicod编码字符集的整理与研究;
2)完成100册《元代古籍集成》(整理版)的编辑;
3)建成中国历代文学典籍大型网络资源库;
4)完成“中国历代文学典籍阐释”系列丛书(20种);
5)完成“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文学典籍译介”丛书(20种);
6)完成《东西方诗学研究丛书》的编撰;
7)完成506册《哈佛大学古希腊拉丁古典洛布丛书(Loeb Classical Library) 提要》的编写;
8)完成《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系列丛书的撰写;
9)逐年推出《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
10)定期编辑出版《国民艺术素养研究报告》;
11)建设“文化创意和国民艺术素养研究综合资料库”;
12)研发成针对国外汉文化学习的中国民族民间艺术课程与网络教学系统;
13)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14)完成“中国春节传承与社会运行系统分析”调查报告与研究丛书;
15)完成“传统手工业技术与民俗”和“北京民俗数字辞典”;16)完成“中国故事类型数据库与发布系统”;
17)用外文出版发行1-3种中国文化推介和研究杂志;
18)引进国内外高端专家3-5名;
19)增加1名长江学者;
20)新建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以上项目大多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意义,为此后中国文化遗产的整理、发展、交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相应的学科建设、学术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将使本基地不但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一流团队,而且成为一个具有科研、教学、研发、交流等多项功能、可持续发展的,集人才培养中心、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政府和社会咨询中心、国际传播中心于一身的世界一流学术、教育、文化综合体,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世界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四、对学校体制机制创新提出建议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