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与民俗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发表论文 »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

杨利慧:怀念于志海老师

发布时间: 2014-04-18


《怀念于志海老师》,《中国艺术报》2014418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这个特殊的日子,总会引发生者对逝者的缅怀之情,也促使我把心中一直想写而未写的纪念文字表述出来。

已经记不清第一次见到于志海老师是在什么时候了,细推起来,大约是在2005年的冬季,参加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顺义区张镇莲花山杯民间花会大赛”。所以,我认识于老师的时间其实并不长,算来不到十年。那次活动,人多事杂,和于老师也没有什么深的交流。对于老师的认识变得清晰和生动起来,还是自2008年以后。当时,美国俄勒冈大学的戴格·布兰迪Doug Blandy与南佛罗里达大学的克里斯汀·康顿Kristin G. Congdon两教授,有志于将中国的民间文化遗产介绍给英语世界更广大的普通观众,获得福布莱特基金的资助后,创办了一个互动性的教育平台——“中国藤”网站(http://chniavine.org)。因我与两位教授相熟,又曾将张镇花会大赛以及高碑店村国际民俗旅游的情况在一些国际学术会议上加以介绍,所以两位教授找到我,希望20085月能来北京,采访一些民间艺术家。我马上和担任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于老师取得联系,征求他的意见。于老师一听能把北京的民间艺术进一步向国际推广,非常高兴,立刻对我说:“没问题,杨老师,这事儿我来安排!”他对北京民间艺术的自豪感和对传播它的热忱,使我深受感动,他那爽快果断的声音至今仿佛还萦绕在我耳边。靠着他周到细致的安排,中国藤工作组来北京时,在很紧凑的时间里,先后拜访了鬃人白大成、面塑张宝琳、风筝哈亦琦、绢人金铁铃、弓箭杨福喜、空竹张国良等六位杰出的民间艺术家,不仅参观了其工作室,还对艺术家本人的从艺经历及其艺术传承现状进行了专题访问。美国学者对这次调查十分满意,北京民间艺术家们精湛的技艺,于老师作为民协负责人的友善、谦逊和高效,给他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回国后,他们立刻把各位艺术家的采访制作成文字和视频资料,在中国藤网站上进行宣传,而且,还特别委托我向于老师表达由衷的感谢和敬意,北京市民协和于老师的名字,随后也出现在了网站合作者的名单中。这次调查,使他们对进一步调查北京民间艺术并使之网络化和视频化产生了浓厚兴趣。20109月,中国藤工作组再次访问北京。我希望工作组能借此机会,同以往采访过的艺术家做进一步的对话,聆听他们对其艺术网络化和视频化的反馈意见。两位美方教授很赞成我的建议。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于老师时,他立刻表示赞同:“没问题,杨老师,这事儿我来安排!”九月初,在市民协一间宽大的会议室里,艺术家们先静静地观看了中国藤网站上用英语对他们的介绍和展示(工作组现场安排了翻译),然后与美国专家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对网站的展示方式、内容的更新等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对网站以后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20117月,布兰迪教授带领一群美国研究生(包括几名中国留学生),来北京举办以“公共文化与遗产”为主题的暑期田野学校培训(Public Culture and Heritage: A Beijing-based Field School)。我原本已经联系好了带他们去高碑店村调查,不想日期临近,该村的接待却出现了变化。该带这些美国学生去哪里好呢?我想到了妙峰山。由于事出匆促,我马上给于老师打电话,询问他能否帮助安排这次调查。于老师再一次爽快地答应了,并迅速安排了两天的考察内容:第一天去妙峰山,考察娘娘庙;第二天去涧沟村,考察当地民俗旅游的发展状况。这简直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了!他还细心地邀请了著名北京民俗专家王作楫老师,给大家介绍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王老师妙趣横生的介绍,吸引得美国老师和学生们纷纷围住他提问。于老师和往常一样,微笑着坐在一旁,话不多,并不因为自己组织活动的功劳和秘书长的身份而骄矜张扬。

2012年底,我听说于老师得了严重的病,心里难过,就给他发了一条短信,希望他好好保重身体,尽早康复。很快我收到了他的回复:“多谢杨老师!于志海。”可是没多久,就传来他去世的噩耗,听说家属遵照他的遗愿,没开追悼会。

于老师去世后,我常常想起他。我觉得于老师是一个普通的人,朴素、随和、谦逊、热情,不张扬自负,也从不斤斤计较。正是这样的人品,令我忍不住怀念他。如今,每当看到北京民间艺术,我便会想起于老师,想起他为光大北京民间艺术所做的许多默默无闻的贡献,想到他朴实谦逊的品格,内心便会油然而生感动和敬意。当下的中国社会中也有许多像于老师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是应该受到后人的尊敬和纪念的。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