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古典工作坊第3期:何以经典?明清戏曲批评与元代戏曲高峰地位的评价
发布时间: 2024-11-29
明清戏曲“宗元”现象是中国古典戏曲演进史上的重要话题,元代戏曲作为戏曲文体的典范形态和理想标准,始终引导、影响着之后明清戏曲的创作、批评、演出等活动,其自身也在这个过程中被经典化,确立了高峰地位。2024年11月20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了木铎古典工作坊第3期“何以经典?明清戏曲批评与元代戏曲高峰地位的评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中青年学者参加会议,发表宏论。本期工作坊还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编辑部的学术支持,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书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副主任聂大昕副教授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颜子楠副教授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杜桂萍教授引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任刚讲师主持。 在致辞环节,聂大昕副教授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悠久历史、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的建设情况,指出在具有深厚传统的文学院中,古代文学是最具代表性的学科之一;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虽以“语言文字”命名,但其成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推进语言和文学的融合,因此也深度参与着古代文学的相关工作。颜子楠副教授介绍了木铎古典工作坊的举办背景和初衷,指出该工作坊与木铎古典讲座均是由古代文学研究所创办的学术品牌活动,旨在为年轻学者提供对话、交流的机会,助力青年学人的成长。 在引言环节,杜桂萍教授总结自己数十年来对明清戏曲“宗元”话题的关注与思考,指出这一主题下仍有许多话题有待推进,比如元代戏曲在明清时期的真正地位如何?宗元倾向与戏曲雅化、诗文复古的关系如何?从明代文化权力下移、作家群体等角度如何重审宗元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在更深入的探究、讨论中得到推进。希望此次工作坊能够让青年学者与同学们积极交流,相互批评探讨,使大家都有所收获。 本期工作坊的第一场主题发言为《作为“知识”的元代戏曲》。发言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武迪助理研究员。武老师聚焦于后世剧作中的元代散曲,以万荣恩作品为例,指出其作品当中多处细节对元人散曲有所引用,因此能够基本延续元人风貌。其后,武老师进一步关注常被袭用的元曲如何作为知识被清人大量学习,指出这种知识获取包括文本来源与书籍来源两个维度。此外,还论及元代名剧的流行及其衍生的文化现象等内容。 第二场主题发言为《王骥德的<<>西厢记>曲词批评及其戏曲史意义》。发言人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李亦辉教授。李老师关注到晚明曲家王骥德对《西厢记》的理论批评具有未被阐明的丰富价值:王骥德独尊《西厢》,对元曲四家的排序存在尊王抑关的倾向。王骥德对《西厢》曲词的认识,可分为“雅而艳”的主导风格、“浅深、浓淡之间”的整体风格、“以神以韵”的自然化境。总的来说,王骥德的《西厢记》批评具有承先启后的曲史意义。 第三场主题发言为《“南九宫”“十三调”的建立与戏曲宗元》。发言人为河北师范大学元曲研究所魏洪洲教授。魏老师指出,“九宫”系统在元代就已出现,不是明代教坊艺人总结和创建的结果。“南九宫”“九宫”作为专有名词则应该在明代中期才出现,且“北九宫”一名产生时间更晚。而“十三调”系统的出现,则可以定在明代中期,其中商黄调是对元散曲“商角调”的模仿和改造。由此可知,“十三调”系统在整体上对以往北曲宫调系统有所沿袭和综合,并在局部作了创新。 第四场主题发言为《<<>南曲全谱>的批评与南戏的经典化》。发言人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谭笑讲师。谭老师发现,沈璟使不同南戏互为批评的参照,将一般南戏与名剧进行比较,对南戏的推崇也因此不局限于名剧;沈璟将南戏作为文人戏曲批评的参照,在对南戏的评注中加入对文人戏曲的批评;沈璟还以南戏为参照对散曲进行批评,而对于名家散曲的批评又与对文人戏曲的批评相近。《南曲全谱》的批评带动了南戏作为整体的经典化。 第五场主题发言为《清初苏州戏曲对元代戏曲的接受》。发言人为任刚老师。任老师聚焦于清初苏州戏曲,认为当时戏曲作家通过标举、实践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追求文学性与舞台性的均衡统一,在对元代戏曲充分认识、客观扬弃的基础上,与其达致了精神相通。不但如此,清初苏州戏曲还将晚明以来戏曲重心由“曲”到“剧”的转移推进、深化,在对戏剧性、表演性方面的阐释和实践上超越元代戏曲,由此成为了古典戏曲演进过程中的最高峰。 在圆桌对话与学生提问环节,现场同学就士优关系对明清戏曲批评的影响、如何在讨论“宗元”时关注元杂剧文本的流动性、戏曲批评中对曲子师态度转变的意义等问题,与老师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评议环节,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编辑部王瑜瑜主编指出回到文本本身、回到历史现场的重要性,元杂剧文本中丰富的细节与舞台意识可能是未来的拓展方向。最后,王老师提出应以更开放的视角理解元杂剧作为有“缺陷”的“高峰”的艺术价值与时代特征。 工作坊最后,杜桂萍教授进行总结,指出“宗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内容并不既定。不同时期不同文人对“元”的理解都不相同,“元”也并不单单是固定的元朝、元代或元杂剧,而是一种知识、想象、理念,其本身凝聚了丰富内容,牵连到明清戏曲很多文学、文化问题,值得后续深入思考。 (撰稿:钟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