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范晓蕾长聘副教授来我院作《以“了”为例谈虚词研究的方法理念》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 2025-01-02
2024年12月26日晚,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范晓蕾在富中通和大厦1106会议室讲授语言学前沿研讨课,主题为《以“了”为例谈虚词研究的方法理念》。讲座由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所长齐元涛老师主持。文学院理论语言学研究所周士宏老师、许小颖老师、钟蔚苹老师、余德江老师等几十名师生参与讲座。 虚词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大方面,面对分析虚词语义这一棘手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论显得尤为重要。范晓蕾老师以助词“了”的研究为例来详谈现代汉语虚词语义分析的若干原则。报告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结束后都设置了讨论环节。 第一部分,范晓蕾老师提出,对于“了”的研究这一课题,最理想的语法结论应当可以解释并预测“了”的所有使用状况,并且能够阐明“了”的语义如何影响各种谓语的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之初应预先抛弃“所有‘了’必有共同意义”等先验性看法,以全面考察“了”在各个用法中的共同特点和差异特征作为描写目标。另外,对于“了1”和“了2”的分合问题,综合语法作用、分布环境、其他助词、方言旁证几个方面的事实来看,在未弄清两个“了”到底有无本质区别的情况下,安全稳妥的研究方式是自下而上:先分别剖析“了1”和“了2”,再综合审视它们是否同一词位。同时,在讨论“了”的时体范畴时,需要摆脱印欧语的眼光,不能以印欧语的时体编码格局作为衡量汉语有无时体范畴的标尺。 第二部分,范晓蕾老师以语法化理论为支撑,以研究实践为依据,提出普通话中“了”的语义刻画理应是“多功能兼多特征”的分析模式。由于语法化的渐变原则、分散原则和滞留原则,一个功能词的特定功能往往包含多项语义特征。从前人研究来看,将两个“了”分析为“单一功能、单个特征”的方案确实面临着很多解释不了的现象,因此对“了”的研究应当遵循多功能的分析框架。在多功能分析框架下,“编码s义的语法形式M未必能用于任何蕴含s义的句子”是必须注意的逻辑事实,而对语法形式M编码了语义特征s的证明,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范晓蕾老师认为,用“多功能兼多特征”理念刻画“了”或许失之“简约性”,却可以避免简化语言事实,有效地解释语言现象。 第三部分,范晓蕾老师回顾了虚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难题:“如何从格式义中剥离出虚词的意义”。她强调,不能将“了”谓语的任一意义随意归为“了”的意义,要虚词的语义分析必须要考察虚词所在的语法环境(句子及语篇)有怎样的特点,从而根据“形式—语义”相互验证的原则从句子的意义中准确剥离出“了”的意义。 最后,范晓蕾老师指出,这些主张不仅是“了”的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汉语虚词研究的几条要义,可以总结为“自下而上、逻辑完备”。 提问环节中,在场师生就“她明年参加高考了”“这面包还能吃了吗”等句子的语感问题与范晓蕾老师进行交流,探讨“了2”隐现的可接受度与方言背景的关系。余德江老师还同范晓蕾老师针对“自下而上”的研究范式中“上”的重要性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本次讲座让到场师生收获颇丰,对于虚词研究的研究范式及研究取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期待“语言学前沿研讨课”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讲座。 (图、文/郑雅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