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比较诗学的问题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 2024-12-18
2024年12月6日至9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共同主办的“中西比较诗学的问题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近50位学者参会。新时期以来,西方文艺思潮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已近半个世纪。从“两个结合”的高度来反思中国学界的这项工作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会议代表围绕着“比较诗学研究现状回顾与反思”“西方文学理论的新发展”“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中西比较诗学的个案研究”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 “中西比较诗学的问题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全体合影 12月7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吕黎副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钱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赵勇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汪民安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在大会第一场发言中,南京大学赵宪章教授从形式美学的角度讨论了西方文论对于新时期中国文论的影响,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西方语图关系理论对中国的重要影响。他指出这种影响以2010年为界,分为“‘文学遭遇图像时代’忧患意识的觉醒”与“‘文学与图像’研究作为学术思潮蓬勃兴起”两个阶段。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黄卓越教授从“世界古典学会议”的倡议谈起,指出了目前“世界古典学”可拟定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并借此提出对于中西两大文化圈的早期典籍进行平行研究“何以可能”的问题,思考该研究模式可能会遇到的挑战与机遇。北京大学周小仪教授通过拉康的对象因概念,分析了拜物教现象在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中的表现,借以说明社会等级结构中的主体建构问题,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文学拜物教对个体身份的塑造以及宗教神学的影响。清华大学陈永国教授在发言中认为,未来的文学翻译将呈现为智能翻译、人工翻译和后智能(后机器)翻译三种形式,而旧有的翻译功能、翻译方法以及翻译教学须依此进行全面的调整和范式转变。 在大会的第二场发言中,中国人民大学吴琼教授指出,拉康精神分析学作为一种批评理论和阐释技术,在批评实践中的价值不在于术语和概念的使用,而在于它针对文本的运思策略和架构能力。广西师范大学麦永雄教授由印度学者凯基尼的“德勒兹-德梵尼二重奏”共鸣论出发,借助德勒兹美学和罗萨关于新异化与共鸣关系的话语重新思考印度古典美学关键词“德梵尼”(Dhvani)。他指出“德梵尼”可以在“味-韵”(Rasa-Dhvani)美学的基础上,拓展到“味-情”(Rasa-Bhāva)美学范畴,也可以进而擢升为“共鸣美学”。北京师范大学赵勇教授则以一种“自传民族志”的方法,讲述了他对于杰姆逊理论的私人接受史,细致说明了杰姆逊如何成为他理解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的思想逻辑。北京师范大学曹雷雨教授从美国戏剧家阿瑟·米勒所导演的中文版《推销员之死》出发,对新时期中美戏剧艺术碰撞交流的机制展开了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徐敏教授则讨论了当今数字信息时代的手工工具媒介,指出人们重新成为新型手工劳动者的现象。 在下午大会第三场发言中,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的黄晓武编审、澳门理工大学学报的桑海编辑、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郭玉婵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的张墨研助理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戴阿宝编辑分别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字人文、戏剧理论等重要问题展开了讨论。 大会第四场发言围绕着中国文论的经典诠释与重构,对多个关键议题进行研讨交流。香港城市大学张万民副教授指出,孔子对于《关雎》作品的讨论隐含了对《关雎》“男求女”主题的辩护,而步入汉代后,儒者则发展出了主角替换、视角转移等诠释技巧;南京晓庄学院张耀宗副教授处理了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中“道德团体”概念的影响来源问题,以求精准把握王国维学术蜕变轨迹;宁波大学周景耀副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李裕政副教授分别对于二十世纪宋诗研究的范式与现代文学观念中的晚唐诗批评进行讨论;此外,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刘君君聚焦新南方诗歌写作中的“风景”书写,分析其中文化与权力的互动关系。 12月8日上午,在大会的第一场发言中,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介绍了《剑桥世界文学史》多系统、多中心主义的编写原则和实践,指出新世纪的世界文学史书写打破了传统资本主义全球化世界的单一性。北京大学时胜勋长聘副教授发探讨了中西比较诗学视野下当代中国文论的创新机制,认为中国文论应在接受与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兼顾对等性与现实问题的研究,推动文论走出校园,增强社会影响力。北京师范大学杨俊杰教授以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为中心,提出了他对中西悲剧比较的初步思考。他认为,虽然《俄狄浦斯王》长期被视为悲剧典范,且得到了亚里士多德和德国古典美学的支持,但是否能将其作为西方悲剧的“代表”仍值得思考。江西师范大学肖惠荣分析了狄更斯小说中的“中国物”书写,指出这些商品引发的文化焦虑促使狄更斯通过刻板化中国人形象来消解其对英国身份的潜在威胁。安徽三联学院王影则批评“人工智能文学”,认为其随机性和程序性使其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充其量只能算作“生成文学”。 在大会第二场发言中,清华大学汪民安探讨了“新物质主义”的核心观点,特别强调物的能动性与物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他指出,物与人不再是对立的存在,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动态互动的混杂体,两者不可分割,彼此构成动态的网络。四川大学张意则围绕新型公共艺术中的“物性生成”展开,重点探讨了艺术与社会、物与人之间的互动。她强调,现代公共艺术不仅关注视觉形式,还强调艺术与社会、自然环境的紧密关系,突出了物的能动性和场域感知的重要性。香港中文大学张历君分析了丁玲作品中的“恋爱社会主义”概念,认为这一概念不仅仅是情感表达,更是与西方社会改造思想相关的理论产物,茅盾和丁玲的作品回应并转化了这些理论,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张千可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文学工作”这一概念的起源,认为它是在五四时期情感主义与功利主义交汇的背景下形成的,标志着文学作为一种有组织的工作形式的出现。西南大学李应志则分析了马舍雷的“症候阅读”方法,强调文学批评应揭示意识形态矛盾,推动对历史现实的再理解。 在下午大会的第三场发言中,北京师范大学钱翰探讨了巴赫金的“狂欢”思想及其对克里斯蒂娃“狂喜”概念的影响。他指出,巴赫金的“狂欢”不仅启发了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还成为她提出“狂喜”(jouissance)概念的核心。这一思想影响了1960至70年代法国先锋文论,特别是克里斯蒂娃与她所属的如是小组的作品。学者姜文涛探讨了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转向”及其与浪漫主义和美国超验主义文学研究的关系。他通过斯坦利·卡维尔的作品,说明了如何将维特根斯坦的思维方式应用于浪漫主义和美国超验主义文学的阅读。广西大学苏林分析了布朗肖文学介入的转变,强调他从早期的现实介入到战后的“沉默”批判,体现了对现实政治的深刻失望,这一转变至今影响着后现代主义批评。河南大学出版社綦文多也探讨了奥尔特加的“去人性化”艺术概念,结合新物质主义与后现代思潮,提出文学与艺术的非人性化特质挑战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 在大会第四场发言中,北京师范大学吕黎从徐星的作品入手,分析了徐星的口吃、写作风格和1980年代中国城市青年精神状态之间的关系。国家开放大学张小溪通过郭沫若与李初梨关于“留声机器”之争的讨论,揭示革命的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张力,尤其是郭沫若通过隐喻表达革命的情动与真实性。北京大学陈瑶通过“死亡技艺”研究,讨论了现代早期英国文学中死亡与宗教的关联,反思自杀在宗教与世俗界限模糊中的双重意义。清华大学罗钢在演讲中探讨了中国美学的构建问题,提出对“中国美学”存在的疑问。他回顾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历史,指出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位学者的不同影响,认为宗白华的研究对中国美学史的贡献更为深远。罗钢教授分析了宗白华的生命与形式二元结构,强调这一思想源自德国生命哲学,并对中国艺术意境的构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进一步指出,中国古代艺论并未关注“美”的本质问题,而西方美学的引入实为“补课”。既然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并未以“美”为核心概念,能否继续用西方“美学”框架来定义中国的艺术思想呢? 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罗钢教授 赵宪章教授回应罗钢教授的发言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张千可主持大会闭幕式,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姚建彬、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吕黎、南京大学文学院赵宪章先后在闭幕式上致辞。至此,本次高规格、高水平、高强度的学术研讨会落下帷幕。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张千可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姚建彬 (储艺涵、刘俊怡 撰稿)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吕黎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钱翰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赵勇教授 清华大学中文系汪民安教授
南京大学文学院赵宪章教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人文学院黄卓越教授
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周小仪教授 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陈永国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吴琼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麦永雄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赵勇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曹雷雨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徐敏教授
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黄晓武编审 《文艺研究》杂志社戴阿宝编辑
澳门理工大学学报桑海编辑 会议现场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张万民副教授 南京晓庄学院张耀宗副教授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周景耀副教授 会议现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洪涛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时胜勋长聘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杨俊杰教授会议现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张意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张历君客座助理教授
西南大学文学院李应志教授会议现场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钱翰教授 学者姜文涛
广西大学苏林副教授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