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涛
发布时间: 2014-10-16
个人简历: 刘洪涛,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Comparative Literature & World Literature主编,Chinese Literature Today(美国)执行主编,《今日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 Today)(中国版)主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外国文学作品选读”主持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西方文学经典鉴赏”主持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是教育部“马工程”教材“外国文学史”课题组核心成员。担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2006-2010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2004-2005年,英国剑桥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2001年1-4月,意大利特伦托大学访问学者。1999年1-6月,香港教育学院访问教授。曾任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首届评委(2009)。曾赴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新加坡新跃大学等大学短期讲学、学术访问与合作研究。 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世界文学理论、中西文学关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著有《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沈从文小说新论》《徐志摩与剑桥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视野》《从国别文学走向世界文学》《荒原与拯救:现代主义语境中的劳伦斯小说》,主编《世界文学理论读本》、《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北美卷》、“21世纪北美中国文学研究著译丛书”、《欧美文学简史》《世界文学名著赏析》《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等。 开设课程: 外国文学史(本科)、当代外国文学(本科)、比较文学概论(本科)、莎士比亚戏剧赏析(本科)、西方文学名著导读(本科)、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生)、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史(研究生)、西方文学史概论(研究生)。 学术成果 著作 《从国别文学走向世界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 《英俄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与程正民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徐志摩与剑桥大学》 商务印书馆2011年8月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视野》,台湾秀威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11月版 《荒原与拯救:现代主义语境中的劳伦斯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沈从文小说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译著 《没有国家的人》(合译),冯内古特著 世纪文景2006年,台湾麦田2008年,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艺术有什么用》(合译),约翰·凯里著,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黑公主》(合译),杜波依斯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 主编 主编“21世纪北美中国文学研究著译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至今) 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丛书”,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起推出。 《西方现代派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 《外国文学作品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2014年第二版 《世界文学理论读本》(与达姆罗什、尹星共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版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版。 《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外国文学作品选》(西方卷)(第一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2016年第二版 《外国文学作品选》(东方卷)(与王向远共同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作品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欧美文学简史》,新加坡新跃大学2010年11月出版 《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北美卷):2004-200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4月版 《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北美卷):2001-200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窗砚华年: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进修班、研究班纪念文集》(与陈惇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现实主义的批判——易卜生在中国》(与陈惇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5月版 《沈从文研究资料》(主编,共2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 部分论文 《美国<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及其世界文学观的发展》(与人合作),《中国比较文学》2016年第1期 《他者的洞见与盲视——莫言获诺奖至今美国报刊报道研究》(与人合作),《澳门理工学报》2016年第1期 如何成为世界文学?——“椭圆折射”理论与中国古诗海外传播的形式与路径(第二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理论热点问题评析》(与人合作),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2期 《中国文化欧洲传播研究:历史嬗变与范式转型》(第二作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6期 《沈从文<边城>四个英译本中的文化与政治》(第二作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9期 解开妙曼文字背后的谜团——徐志摩散文《曼殊斐儿》中的人事、学理与正能量,《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5期 论文名:“Chinese Literature's Route to World Literature”,刊发于CLCWeb: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Vol. 17.1(March 2015)(A&HCI刊物)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焦虑与因应之道》(与人合作),载《对外传播》2015年第6期。 《从<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看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理论与实践》(与人合作),《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第3期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理论热点问题评析》(与人合作),《清华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原始主义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以劳伦斯小说为中心》,《南开学报》,2014年第3期 《新中国60年劳伦斯学术史简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4期 《论“沈从文问题”》,《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3期 世界文学观念的嬗变及其在中国的意义《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第4期 Foreign Literature Education in China’s Secondary Schools from 1919-1949,Cynthia B. Leung &JieningRuan, ed.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inese Literacy in China. New York & London: Springer, 2012. 世界文学学科史中的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进修班、研究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2年第1期 北京师范大学世界文学学科史略(1949-1966)刘洪涛张珂,《励耘学刊》2011年第2期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第二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2011年7月25日出版) 《世界文学观念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的两次实践》,《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3期 《美国〈当代世界文学〉杂志与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6期 Mo Yan’s Fiction and the Chinese Nativist Literary Tradition,World Literature Today, May–June 2009 《钱歌川致剑桥学者奥格顿七封英文书信的发现及价值》(第二作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5期 《世界文学的诸种可能——美国〈当代世界文学〉杂志访谈录》,《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3期 《钱谷融先生与外国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6期 《论林译小说〈迦茵小传〉中的创造性叛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3期(第一作者) 《徐志摩剑桥诗歌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美国〈当代世界文学〉杂志关注中国文学》,《文艺报》2008年11月29日第四版 徐志摩致奥格顿的六封英文书信《新文学史料》2005年4期 沈从文小说价值重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05年3期 《劳伦斯小说与非理性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期 《徐志摩致奥格顿英文书信的发现及其价值》《齐鲁学刊》2006年3期 《徐志摩剑桥交游考》《新文学史料》2006年2期 《沈从文小说的故事性及其现代文学史意义》,《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4期 《徐志摩与罗素的交游及其所受影响》,《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6期 《徐志摩的剑桥交游及其在中英现代文学交流中的意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6期 《中国的世界文学史写作与世界文学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3期 《现代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形态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3期 《文学关系还是世界文学?――对比较文学定义的几点浅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2期 《世界文学:学科整合与历史承担》《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2期 《〈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文学评论》2002年1期 《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期 《D. H. 劳伦斯小说的美国想象》《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1期 《区域文化与乡土文学》《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1期 《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几点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3期 主持项目: 1、主持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研究”。 2、主持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西方文学经典鉴赏”(2012)。 3、共同主持国家汉办“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项目(2009-1014) 4、主持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外国文学作品选读”(2009) 5、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通往中国之路——英国现代文学所受中国影响之研究”。 获奖: 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人文科学优秀论文奖(1998年) 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学术著作奖(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