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学俱乐部第5期学术沙龙在我院举办
发布时间: 2015-12-29
2015年12月18日上午,北京民俗学俱乐部第5期暨2015年冬季学术沙龙在北师大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前主楼B701)举办。本次活动邀请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2014级博士生马千里做了题为《法国民俗学钩沉》的学术报告。北师大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2015级博、硕研究生,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部分本科生以及来自中央民族大学、昆明学院相关专业的师生到场参与交流。北师大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2015级博士生周全明主持了本次沙龙。 沙龙分为上下两场进行。 上半场由马千里博士生进行主题学术报告。他主要针对自己近期搜集到的有关法国民俗学学术史材料,以时间为维度进行了梳理。他首先简要介绍了19世纪初法国民俗学萌芽时期与语文学研究的关系,以及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法国民俗学的范式转型期代表人物塞尔特、山狄夫、范·热奈的相关情况。然后,他谈到二战时期维希政权对法国民俗学研究的影响及学界在战后的反思。随着战后国家政策的变化和学术机构制度的建立,法国民俗学的学科范式也由侧重乡土社会研究开始向多学科方向转型,表现为其民间文化的保护机构由“民间艺术与传统博物馆”变为“地中海文明博物馆”。在报告中,他还讲述了他在法国求学期间的趣事,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 下半场是自由讨论和提问环节。同学们在法国民俗学中的民族意识和学科意识等方面提出了问题,与马千里交流。法国民俗学近年来发展很少受到国内关注,但仍不失其自身价值。来自中央民族大学、昆明学院的师生还简要介绍他们各自高校民俗学专业在少数民族研究方面的现状,他们认为法国民俗学的实践为中国当下的“非遗”保护和研究提供了借鉴。 整个沙龙持续两个半小时。与会同学参与热情高,会后纷纷表示收获匪浅,不仅对国外的民俗学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也是学习过程中锻炼表达和交流的难得机会,希望今后能更深入地与友邻高校开展交流和对话。(民间文学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