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台湾东吴大学鹿忆鹿教授来我院讲授“《永乐大典》与《山海经》图像”

发布时间: 2023-04-07



2023331日下午,由我学院主办的“敬文讲坛”第六期专题讲座在C5049会议室举行,此次讲座由台湾东吴大学教授、著名神话学家鹿忆鹿女士主讲,题目为“《永乐大典》与《山海经》图像”。文学院副院长杨利慧教授主持了该场讲座,民间文学研究所唐璐璐副教授以及来自我校相关专业的博士后、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讲座。



1 鹿忆鹿教授在讲座中


鹿教授首先从“学术是被召唤的使命感”谈起。她介绍了自己研究《山海经》的缘起,以及多年来先后赴天津、南京、武汉及日本等地的图书馆查阅典籍、收集材料的过程。随后,鹿教授介绍了《永乐大典》及其中收录的《山海经》图像概况。对于《永乐大典》保存的《山海经》图像的研究价值,鹿教授认为,《永乐大典》是皇家主持编纂的大型类书,它成书于明初,是目前可见最早的《山海经》图像,且是抄本,学术文献价值极高。残卷中的18幅图,也属于《山海经》图本的系统,大都能在明代《山海经》图像的系谱中,找到相对应、甚至近似的图像。

通过《永乐大典》与明清《山海经》图的比较,鹿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图本系统的异同。《永乐大典》的图与文似非一体,而是两种系统并行。图像采《山海经》、异域图文书的系统,文本则采过去类书的系统;当然,由于成书早,又出自官方系统,似也无法排除《大典》的编纂者见到独特的《山海经》图本。

在人物图像的比对中,鹿教授以《永乐大典》人物的独特“火焰头”发型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若向上追溯,头顶光秃、两侧有毛发竖起的发型,似合于佛经图卷中“夜叉”、“罗剎”的发式。她认为,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更多材料会慢慢发现,为其他研究提供参考。

最后,鹿教授总结道,发型的怪异与身体的裸露,是图像制作者塑造“他者”的方式。从衣冠俱足到裸体、蓬头披发,装束上的差异见出文化的不同——远国异人是远离汉家天下、因而未受熏陶的。遗憾的是,两万多卷的《永乐大典》,现存的部分只剩区区八百卷,缺佚部分太多,否则应该更能对《山海经》的经注与图像做更好的辑佚、校



2 杨利慧教授在评议中


评议环节,杨利慧教授指出,《山海经》对中国神话、信仰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文献,现有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山海经》经文的考据,鹿老师一直致力于《山海经》研究,并且有着以《山海经》图像为主的研究专长,对不同典籍中的《山海经》图像均有精深钻研;以图像为主的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和观点。杨老师也提醒同学们,怀抱热爱学术的精神,才能认识更加丰富有趣的世界。

在讨论环节中,与会老师和同学从《山海经》图文关系、图像的来源与重构、“《山海经》热”现象、古代艺术创作的“模块化”现象等方面踊跃提问。讲座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



3 与会部分人员合影


/刘亚惟,摄影/周海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