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王宁:继承文学院的优良传统 作前辈师长的好学生——在2005年文学院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 2005-09-07


  9月是文学院添人进口的日子,几百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聚集在这里,让我们感到兴奋、欣喜,也感到了希望。大家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也选择了大家。世界之大,中国之大,大学与大学生之多,我们能够相互选择而聚在一起,走在一起,这应了一句中国的俗语,叫做“有缘千里来相会”。为了这难得的缘分,让我代表文学院的全体老师,问候大家,祝贺大家,热烈地欢迎大家!

  大家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有很多的新生活需要体验,有很多的新信息需要接受,但我急于要在这里告诉大家的,是文学院一个世纪的历史——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以继承为主的人文科学专业,它不能没有历史。在这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最值得我们记住的,是在这里从事过教学工作的前辈老师。不久前去世的启功先生,以他对中国数千文化慧眼独具、见解独到的开掘,以他精湛的书画创作和鉴赏成就,赢得了当代中国极高的学术地位。在北师大坚持工作到百岁高龄的钟敬文先生,离开我们为时不久,他把对中国底层文化的研究科学化、理论化,独创了一整套田野作业的操作方法和程序,有着十分独到的建树与发明,被称为中国民俗学之父。两天前,我们刚刚纪念过陆宗达先生诞辰100周年,这位中国乾嘉、章黄之学的主要继承人之一,在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出现断层、走入低谷的时候,振衰起弊,倡导图新,为之呐喊,使之复苏,始终高举继承与复兴民族文化的旗帜。在语言学领域里,第一个开创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黎锦熙先生是我们的老师;在文献学和小学领域里,被誉为中国的“活字典” 的刘盼遂先生是我们的老师;在现代文学领域里,学科点的开创人李何林先生是我们的老师;在美学与文艺学领域里,大家会经常听到黄药眠先生的名字;脍炙人口的名著《论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是与我们的老师李长之先生的名字分不开的……在删节号的后面,大家还会了解到更多的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前辈学者,曾在我们这里留下了他们教书育人的足迹。如果我们把历史再向前翻一页,鲁迅、钱玄同、吴承仕等让中国人永难忘记的有学问的革命者,都写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院史上。他们给北师大文学院注入了不忘继承、坚持创新的鲜明特色,注入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启功先生语)的优秀学风,注入了“殷勤传学,刻苦为人”(黄侃先生语)的高尚品德,注入了“爱国爱种,求真求实”的为人为学目标,注入了互学互谅,互敬互爱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是文学院值得骄傲的传统。文学院的荣耀和成功,首先是属于这些留给我们宝贵遗产的先辈师长的。

  传统存在的方式是跟随时代前进的,但是,可以称为优秀传统的精神却是永远存留不应改变的。现在在文学院任教的老师,大多是这些先辈师长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我们的修养和学识与自己的老师已经不能相比,在新的时代里,我们遇到了与前辈师长完全不同的问题;但是,我们时时刻刻没有忘记:不要用谋权谋利的卑下来辱没师长们教书育人纯洁、高尚的动机,不要用急功近利的浮躁来辱没师长们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一切表面看起来的显赫与光耀,如果离开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只能是昙花一现,是不足取的。

  现在,你们进入了文学院,带着充溢的青春活力,带着美好的憧憬理想。你们也将会遇到更多的新问题。作为老师,一生的最高理想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希望也相信你们会和我们一起,继承几代学人凝成的文学院优良传统,发愤学习,努力进取,锻造自己,推进事业!

  祝你们进步!也祝你们成功!


2005.9.6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