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赵惠俊副教授来我院讲学《援苏入柳:周邦彦的“结北开南”之路》
发布时间: 2024-12-16
2024年12月13日下午,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赵惠俊在文学院5049会议室带来讲座“援苏入柳:周邦彦的‘结北开南’之路”。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颜子楠主持。 赵惠俊开宗明义地指出,对于这一讲座的题目而言,“周邦彦”和“集大成”都是传统命题,只有“援苏入柳”是一个新的概念,是对“集大成”的深化。这个题目实际上不与宋代文学前沿相关联,而是指向清代以来词学传统的当代延伸。所谓“集大成”,一般意义上指的是集“婉约正派”之大成。而从柳永到周邦彦,大致间隔了苏轼、秦观两代词人,因此周邦彦对于前代词人的承继,显然不止于柳永,而需要进一步考察。这次讲座重点考察的对象则是“援苏入柳”。 随着讲座的逐渐展开,赵惠俊针对周邦彦词中“援苏入柳”的具体呈现,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向听众展开。赵惠俊指出,柳永词中有一种“屯田蹊径”,即叙述时空的来回调动、切换。就这一技法而言,柳永词中的大部分时空切换都是对男性分别之后寂寞孤独的设想,而无论抒情主体是送别的女性或男性,还是告别的男性。而周邦彦对于柳永的这一特点,则在技法上做出了时空重叠、破坏线性等方面的尝试。“时空重叠”指的是,在周邦彦词中,一个空间可以同时承载多个抒情主体故事,一段文本也可以重叠两种结构程式;“破坏线性”指的是,故意把切换时空的标识去掉,使读者需要反复阅读方能加以确认,如“潜气内转”“逆挽倒插之法”等。这些以诗为词的手段,则可以追溯到苏轼的创作,如别后叙事、会变老的男性、传统题材词作里的时地细节穿插等。且这些创作技法的特点,都是柳词中几乎未见出现,而苏词中多有开拓的,体现了周邦彦对于柳永与苏轼的综合接受,也是“援苏入柳”的重要途径。 最后,针对周邦彦为何能够实现“援苏入柳”的集北宋词大成之路,赵惠俊还从他的个人经历出发,加以阐释说明。周邦彦作为钱塘“小伙儿”,在地域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杭州是苏轼的填词的开始,也是东坡词的结集与流行的区域。而且,周邦彦叔父周邠时为苏轼下属,有密切诗歌往来,因此十六七岁的周邦彦完全有可能见过苏轼。此外,作为新党年轻人的周邦彦,反因其地位不高而得以结识苏轼、吕陶等旧党重要人物,这一方面使他因进献《汴都赋》而一鸣惊人,也使他成为了元祐更化的重点清算对象。此外,也正是由于周邦彦夹在新旧两党之间,因而产生了两重苦闷:既在元祐更化中被旧党打压,事后起复新党时又遗漏了他。这也是处在新旧党争中,中下游官员心态的一种集约式表达。 在赵惠俊的分享环节结束后,颜子楠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并强调“大的关照”,即文学史叙述以及叙述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依靠文本细读来解决。例如本次讲座中关于时空关系的叙事等。此外,还向在场听众开放提问,向提问者赠送赵惠俊新近出版的译著《散为百东坡: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 在提问环节,来自本校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五名同学,分别就“周邦彦‘援苏入柳’词学创变的过程性与集大成之‘路’的体现”“作为研究者面对诗词文体的研究路径与取舍”“政治身份对文人后世评价的影响”“南宋姜夔、吴文英词风与周邦彦的异同及苏轼在词史建构中的忽视”“逆挽倒插和倒叙的区别及西方叙事学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适用度”等方面向赵惠俊提问,赵惠俊一一做出解答并赠书,讲座也在一片热切的氛围中正式落下了帷幕。本次讲座让到场师生收获颇丰,同学们积极提问,反响热烈,期待京师中文大讲堂、木铎古典论坛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活动。 (撰稿:吴弘亮,摄影:汤艺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