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联合举办的“欧洲文化教育国际课程班”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2024-08-26
2024年7月12日至8月3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一行共22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VUB)联合举办的“欧洲文化教育国际课程班”。该课程班至今已举办多届,承担授课的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创建于1834年,是一所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荷兰语区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学校排名常年位居世界前列,以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开阔的学术视野而著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团队构成类型多样,囊括了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学制阶段。学生们通过专题课程、分组研讨和实践性学习等多种形式,学习了与文学艺术和教育等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开拓了国际视野,提高了研究水平,增强了交流能力。 集体合影 7月12日,北师大文学院带队教师李嘉华与21名学生乘坐飞机抵达布鲁塞尔,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朱畅教授团队成功会合。朱畅教授及其团队的齐政文博士、薛钰潔博士和程朝博士等对文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不仅安排了隆重的午餐招待大家,而且带领参观了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校园以及学校周围的基础设施,并提供了当地的生活指南,为远道而来的学生团队迅速适应当地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为参加此次国际课程班的全体同学举行了正式的开班仪式。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校方代表Jan Cornelis教授、国际课程班负责人朱畅教授出席并致欢迎辞。朱畅教授首先介绍了国际课程班的课程设置及考核要求。Jan Cornelis教授对欧洲的文化历史进行了简要而清晰的梳理。同学们对国际课程班和欧洲的文化历史有了充分的了解,在新奇与激动中开始了为期二十多天的学习交流之旅。 朱畅教授致辞并授课 Jan Cornelis教授致辞并授课 1、专题课程 本次国际课程班的课程内容涵盖了欧洲文化与历史、外国文学、语言学、艺术史、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主要由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朱畅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讲授。Maarten Gernay讲授的“比利时文化与历史”、Adriana Moreno Cely讲授的“去殖民化及研究”、Antoon Cox教授讲授的“跨文化交际”、 Janine HAUTHAL、Elisabeth Bekers和Kayra Maes等教授讲授的“后殖民英语文学”、齐政文讲授的“法国语言与文化”和“英文演讲及语言能力”、Eline Lismont和Rik Vosters教授讲授的“历史社会语言学”、崔金泽等讲授的“中欧艺术历史案例”、朱畅教授和程朝博士讲授的“欧洲教育制度”与“欧洲文化与教育”等课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众多专题课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程“比利时文化与历史”介绍了比利时的历史发展过程,并着重说明了语言是如何塑造比利时不同人群的身份认同的。同学们通过这门课首次得知,比利时国土面积不大,内部却同时包含荷兰语区、法语区和德语区。语言的差异导向了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奇异局面,也使同学们对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问题有了更多思考;课程“后殖民英语文学”和“去殖民化及研究”聚焦于后殖民理论在文学领域的应用,探讨被殖民历史所影响的文学作品如何反映、批判或重新诠释殖民主义,揭示了殖民主义对文学创作、传播及接受的影响。授课教师在课上推荐的英国非裔女作家Bernardine Evaristo的作品《女孩,女人,其他》激起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对同学们来说,后殖民文学一方面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有助于深入了解历史的复杂性,思考如何应对殖民主义的后果,另一方面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路径,让人意识到文学研究同时是社会议题,要把更复杂的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纳入考量,避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课程“中欧艺术历史案例”涉猎广泛,不仅涉及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的长时段艺术史,还囊括了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多个艺术种类,带领同学们全方位地领略了欧洲艺术发展的历程,了解了欧洲艺术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课程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也让他们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身份的构建历程有了更充分的理解。 Maarten Gernay讲授“比利时文化与历史” Adriana Moreno Cely博士讲授“去殖民化及研究” Antoon Cox教授讲授的“跨文化交际” 齐政文博士讲授“法国语言与文化” “后殖民英语文学”授课现场 “历史社会语言学”授课现场 “中欧艺术历史案例”授课现场 2、分组研讨 国际课程班采取分组研讨与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进行自我介绍和实时互动。最终的课程成果展示方式也采取了小组合作完成并汇报的形式。同学们彼此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本硕博的学制壁垒也被打破,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提升了集体协作的意愿和能力。在最后的小组成果展示环节,各组分别围绕中欧音乐艺术节的比较、东西方绘画方式的比较、中欧女性生活方式比较、中法餐饮文化比较、中西“幽默”概念比较、中欧博物馆的比较、比利时的民族国家概念等话题,进行成果汇报,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高质量地完成了课程论文。 值得一提的是,“跨文化交际”和“英文演讲及语言能力”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同学们开展分组研讨时发挥了强大的指导作用。“跨文化交际”课程让同学们在理解文化差异和适应新环境方面受益匪浅。授课教师很好地将理论指导与经验分享结合起来,帮助同学们以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应对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差异,更好地适应并享受多元文化的氛围。有些同学起初对用英语进行公开演讲和课堂展示感到紧张甚至畏惧,他们通过“英文演讲及语言能力”课程锻炼了自己的公开演讲能力,逐步克服了紧张乃至畏惧情绪。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同学们顺利完成了成果汇报,深刻体会到了语言作为沟通桥梁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收获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不仅提高了英语口语表达水平,还学会了如何在演讲时有效传达自己的观点。 3、实践性学习 国际课程班结合专题课程,安排了与理论学习相对应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在实践性学习活动中感受了到了当地多民族交融的文化氛围,切身体会到了为何比利时会被誉为“欧洲首都”和“欧洲十字路口”,同时借助不同文化间的比较,深化了对于全球文化格局和人类文明演进历程的认知。 首先,同学们借助实践性学习活动,直观地掌握了关于后殖民文学的学习内容,极大地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让他们对一些以前很少了解的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新的视角,让他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权力和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 其次,同学们借助实践性学习活动了解到,布鲁塞尔是欧盟总部所在地,汇聚了来自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文化多样性样态和欧洲一体化趋势在这里并行不悖,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同学们在这里深刻理解了不同文明的独特样貌,为思考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提供了参照,同时意识到了置身于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当代青年需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与使命。 8月2日下午,“欧洲文化教育国际课程班”结业仪式隆重举行。朱畅教授和齐政文博士主持结业仪式,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教育处黎惠参赞和教育处国际合作负责人井澈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在才艺展示环节,师生们同台表演,奉献了诗歌朗诵、武术表演、戏曲表演、个人独唱、歌曲合唱等多个节目。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朱畅教授代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做总结发言,李嘉华老师代表北师大文学院、翟传秀同学和徐婉瑜同学代表全体同学致感谢辞。在随后的颁奖环节中,朱畅教授和李嘉华老师为所有参与课程班的同学颁发了结业证书,黎惠参赞和朱畅教授为课程班里表现积极、成绩优秀的同学和小组颁发了奖励证书和奖品。 黎惠参赞最后发表结业致辞。黎惠参赞首先祝贺课程班的同学们学有所成并圆满结业,不仅收获了知识,还结交了友谊、开拓了视野;黎惠参赞接着对国际课程班的主办方和授课教师表示诚挚的谢意,特别是感谢诸位老师们的辛勤付出;黎惠参赞随后表示,她十分高兴能在比利时与各位北师大的师生相遇,希望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深入的交流,也期待同学们在保持家国情怀的前提下增强国际对话的意识;黎惠参赞最后祝所有师生归途顺利,一切圆满。结业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落幕。 黎惠参赞致辞 颁发结业证书 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为期三周的“欧洲文化教育国际课程班”圆满结束,同学们对于国际课程班的学习生活充满感激,并立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上下求索,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师生保持紧密联系,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展开持续对话。相信此次国际课程班会成为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包括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在内的多所国外著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每年派出数百名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境外小学期学习,文学院此次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联合举办的“欧洲文化教育国际课程班”属于其中的常设项目。文学院将在融合创新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境外交流合作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培养世界一流的中文教育和文化创新人才。 附:学生感言节选 暑假里,我非常荣幸参与了这一次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开展的暑期交换学习项目。在异国他乡,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文明在交流中诞生全新的特质,知识在传播中焕发出新的光芒。这段学习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增长了见闻,学习到了宝贵而新颖的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去进行跨文化交流,了解了如何面对一个民族过往的历史,同时明白了如何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拥抱这个多彩的世界。我相信,这段二十一天的暑期交换学习的记忆,将会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而珍贵的篇章。 ——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毕博清 21天仿佛白驹过隙,第一天到达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老师问我们为什么决定参加这个暑期项目,有人提到“broaden our horizons”,听起来有些老生常谈,然而回顾这三周,这的的确确是一次开拓视野、了解新知识的宝贵经历。21天中,我们参与了有关文学、政治、教育、艺术、社会学等多种类型的课程,然而这些课程又并不能被简单的分类概括,它们往往是相互交杂的、跨学科的。还记得我们在学习“后殖民文学”时,看到了与殖民相关的历史文物,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体会了殖民历史的复杂性,现实与书本的世界由此相连接。这是一次从未有过的具体而深刻的学习体验。 ——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励耘)本科生徐婉瑜 当我的双脚真正踏在北京的土地上,我才意识到这一次的访学活动真正结束了。这三周,是充实的三周,也是改变的三周。这三周,我们边学边练,既吸收了有关欧洲语言、教育、历史、文化的新知识,也试着输出这些新学的知识。我们在收获颇多的同时,改变和挑战了自己。这些自主的、有意识的改变和挑战,使这三周极为充实,使我们真正充分利用了所有时间而学有所得。回首看来,感谢两校老师们的辛勤与付出,感谢一路同行的小伙伴们,因为彼此,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202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翟传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