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重点项目《问苍茫》热播,文学院梁振华教授任总编剧
发布时间: 2023-12-26
2023年12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梁振华担任总编剧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问苍茫》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档正式开播,芒果TV、优酷同步上线,12月19日起,湖南卫视和江苏卫视也随后播出。该剧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湖南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重点项目,作品首次重点聚焦1921年至1927年间青年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早行者”到“开拓者”的历史性转变,是一部回望百年风雨征程的“敬初心”之作。 电视剧《问苍茫》讲述了1921年至1927年,参加中共一大归来的青年毛泽东,带着对中国革命之问,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之问,在矢志不移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以早行者的思考,问大地,问实践,问人民,从一名追随者成长为先行者、开拓者并探索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热血故事。作品以青年视角、人民情怀、现实旨意,描摹毛泽东同志“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奋斗之姿,讲述以青年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如何从风雨飘摇中寻求破局,又如何怀揣着新思想勇毅前行的艰难历程。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百余年前,青年毛泽东伫立橘子洲头,发出的世纪之问。《问苍茫》这部作品正源于此问。多年后,人们在这片平安富足的土地上回望来时路,依稀可见那些为国、为民、为时代命运上下求索的青年们的青葱模样。彼时外有列强环伺,内有军阀混战,中华儿女的命运究竟该通往何处?是所有心系国家前途的仁人志士共同的叩问。 著名编剧、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梁振华在作品《问苍茫》中担任总编剧。 梁振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影视编剧、制片人,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代影视艺术研究,北师大戏剧影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多年来,梁振华深扎创作一线,历任《欢迎来到麦乐村》《理想照耀中国》《在一起之生命的拐点》《云襄传》《澳门人家》《怪你过分美丽》《热血同行》《三生三世枕上书》等数百集影视作品(电视剧、电影、大型文献纪录片)的总编剧、编剧、总撰稿与撰稿人。主创影视作品多次获得“飞天奖”“华表奖”、“金鹰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在学术方面,梁振华多年来主攻当代文学和影视艺术研究领域,他认为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并不是脱钩的状态,一切研究成果都要返回到创作。他主张将自己教学和创作之间的通道打通,相互协调促进,培养出了胡雅婷、陈少远、陈帅、覃皓珺、何庆平、杨健平等多位从师大文学院毕业的青年作家和职业编剧,真正践行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之道。 2021年10月,当梁振华接到这份创作委托时曾一度犹豫,他直言:“这个题材挑战大,诱惑力也大,但当时我心里有点没底。一是这项目要求创作者具备高屋建瓴的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并坚持正确的党史观;二是项目创作难度特别大、制作时间特别紧、工作强度特别高。”但作为一个地道的湖南伢子,他自觉更有责任将毛泽东的故事讲好。所以,当他下定决心后便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创作中。 主创团队查阅近百本权威史料书籍,与党史专家多次座谈,进行了三次采风,走访长沙、韶山、安源、广州、上海、武汉等数十个地方。为了更加贴近历史温度,主创们选择了“沉浸式”体验,他们数次亲临历史现场,梁振华表示:“沿着青年毛泽东的足迹故地重游,我们去了橘子洲头,去了第一师范,去了清水塘,去了中山路上的湖南自修大学旧址……这些都是电视剧里要讲述的地方。历史现场走一走,那种扑面而来的青春朝气让我们创作者感动不已。”这些都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聚焦“叙事空白”,大胆破题 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经过多年的开掘,诸多开辟鸿蒙的大事件早已悉数被搬上荧幕,那些有趣的被镶嵌在历史缝隙中的留白部分也已在无数创作者笔下有了各色演绎。换而言之,如何在已老生常谈的题材中找到新意是本次创作的第一道难关。 最终,《问苍茫》将故事聚焦在了1921年至1927年。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八七会议毛泽东正式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几年对于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都是至关重要的阶段。但因为这期间历史人物和事件芜杂,毛泽东自身的成长蜕变也十分复杂,想要找到一条核心叙事脉络十分艰难,因此以往的影视作品对于这一历史阶段鲜有涉及。梁振华说:“创作遇到困难的地方,就是故事最可能精彩的地方。”所以他没有绕路而行,而是选择了直面。梁振华透露:“聚焦这六年,直面探索正确革命道路中的一系列问题,这是《问苍茫》的题旨所在。对我们而言,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当然,影视化呈现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对绝大多数观众而言都是新鲜的,这又给了我们很大的创作动力。” “你这个伢子,胆子可真大!”泊船老人担心游泳的青年人,青年却气定神闲:“不管这水有多急,只要摸准了它的脾气,照样有法子治它……”一段颇有寓意的对话拉开了故事的序幕,也奠定了《问苍茫》这个故事中毛泽东的形象基调——《问苍茫》中的毛泽东不是一出场就运筹帷幄的高人,而是一个依旧在成长路上的青年党员。把毛泽东当作中国共产党早期骨干的形象来塑造,是该剧的创新和亮点。青年毛泽东冬泳、踢球、种地等生活细节,让整个人物形象丰满有趣、幽默多面,缩短了伟人与观众的距离感,力求张弛有度、有血有肉地讲述史诗。毛泽东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一代伟人,他的成长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成长历程。 参加中共一大归来的青年毛泽东,从发展团员、党员到发动工人运动,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到坚决同国民党右派做斗争,从发现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到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青年毛泽东的每一步都是中国历史的一步,他带着对中国革命之问、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之问,以早行者的思考,问大地、问实践、问人民,一步步从一名追随者成长为先行者、开拓者。《问苍茫》的故事,就是让观众跟随青年毛泽东的视角,一起重温这段为真理上下求索的历史,重走这条为民族解放寻路的荆棘之途。 除了对于“伟人正年轻”的刻画,《问苍茫》还围绕毛泽东的成长路径,描绘了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劈开新路的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并肩作战的蒋先云、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不让须眉的杨开慧、杨之华、邓颖超……历史的洪流被这些风云人物搅动,涌起时代的滔天巨浪。 作为一部以青年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为主要内容的文艺作品,《问苍茫》填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叙事空白”,鲜有地在影视作品中讲述了毛泽东如何成为“毛泽东”的命题。 二、“史”与“诗”的交融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第二道难关便是“史”和“诗”的平衡。尤其面对毛泽东这样的伟人领袖。如何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下,既能还原历史原貌,又能兼顾故事的艺术性,是主创面对的又一大挑战。 对于《问苍茫》这部作品来说,什么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梁振华这样说:“既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坚持正确的党史观,吃透大量史料文献,深入挖掘重大革命题材中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也要具备能够把所有的史料文献串联于一体的思想和时代高度,即‘为国家写史,为民族铸魂,为人民立传’,这直接关乎怎么理解毛泽东及其身边的‘真同志们’一起探索正确革命道路时的艰辛,以及不抛弃不放弃的坚韧决心。” 据悉,为了最大程度深挖该题材中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问苍茫》主创团队创作前期翻阅超过5000万字历史资料,剧本会历时近1000小时。在角色设定上,全剧有约400个有名有姓的角色,其中至少350位有历史人物原型。在史料中所有有迹可循的场景和人物,在拍摄阶段都对照历史照片进行了复刻还原。此外,该剧还请来曾任大型电视文献片《毛泽东》的总编撰的党史专家陈晋担任总编剧,力求绝不出错。 更难能可贵的是,电视剧《问苍茫》并未将作品当成一部纪录片来写。在“大事不虚”的基础上,作品在人物、台词、细节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诗意化表达。作品展现的不是一个指点江山的伟人毛泽东,而是一个充满理想的青年毛泽东。梁振华一再强调:“他们不仅仅活在历史词典、政治文献中,他们那么热烈地理想过、爱过、追求过、惆怅过,用炽热的理想点燃了一个时代的光亮,相信在不同时代都有我们应该追求的理想,在历史漫长的隧道中散发光芒。” 《问苍茫》是一部兼具东方美学和中国传统叙事风格的正剧精品,运用中国叙事体系中隐喻、象征、留白等意象手段来升华主题,为这位东方伟人的故事增添诗意。譬如第二集中仲甫先生打蚊子这个片段,一只蚊子嗡嗡地飞,仲甫先生一直打不到,直到仲甫先生被巡捕房带走仍旧没有打到,仲甫先生临走前还说要等回来后继续打蚊子。镜头下,那只蚊子最终落在了麻将的红中上,而那个红中则象征这中国共产党。这代表着现实中也有一只“蚊子”,想要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吸血;再比如毛泽东与贺民范登山时,贺民范那句“山高路陡,我走不动了,你自己上去吧。”看似在说山路,实则在说革命之路。 剧中处处可见此类的诗意化表达,这些巧妙的设计就像是主创们藏进历史缝隙中的诗谜,等待着观众一一破解,共同完成这个故事。 三、跨时空共鸣的“创业教科书” 能否跨越时间的鸿沟引起当代观众的共鸣,是判定一部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关于这个问题,梁振华表示:“一方面,现阶段讲革命史的时代语境与过往已经不太一样,创作者对革命史的哲学认知和思想高度需要与时俱进和不断深化;另一方面,重大革命题材创作不能一味地以‘历史教科书’作为创作目标,只是展示历史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忽视了艺术性转化,将经得起考验的史观、扎实的文献功夫和符合艺术传播规律的形象表达融为一体,是这类题材创作的一项艰巨使命。” 《问苍茫》为了拉近青年观众与伟人之间的距离,独辟蹊径地寻找到了与青年共鸣的内核——以创业、找路、成长为主要脉络构建青年毛泽东的蜕变路径。《问苍茫》以崭新的叙事角度解读毛泽东在革命道路上的求索之路,试图以伟人的建功立业之路,为当下普遍处在迷茫的青年观众提供一种可参考的解题思路。 比如开篇剧情里毛泽东在没钱没地的情况下欲创办自修学堂,巧妙向赵恒惕求援;再比如工人运动开展不顺时,毛泽东想到了利用舆论力量化解危机……故事通过诸多此类剧情,将伟人的革命道路与现代青年求业创业之路建立链接,试图谱写一部能够启迪现代青年心智的“创业教科书”。 除了人生理想和创业路上的困顿和破局,《问苍茫》也将笔触对准了伟人的情感与生活。理想道路上如何兼顾家庭等当代青年面临的问题,故事中也多有涉及。剧中,妻子杨开慧带着两个孩子来上海跟毛泽东团聚,但是按照组织纪律的规定,毛泽东无法入镜,所以最后只能留下一张没有毛泽东的合照,这样有温情却又不得不取舍的情景,让这对革命夫妻的感情显得更加深刻动人。 以青年人的视角,去重新解读伟人的蜕变,当观众能从原本高山仰止的伟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情感链接才能真正被建立。《问苍茫》虽然写的是历史,映照得却是当下。故事不仅为青年观众提供了人生谜题的参考答案,也给了当代人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正如梁振华所言:“一百年前,这样一群有志向、有情怀、有理想的人,他们不在乎一己悲欢,愿意为这些理想、情怀付出生命的热忱。对我们今天的观众来说,大家看看一百年前的青年是如何回应时代、国家和社会的呼唤。我相信即便过了一百年,这些故事还能够对今天的年轻人有着精神的感召。” 谈到对于《问苍茫》这部作品的期待,梁振华直言有三个愿景。“其一,正面回答观众对这六年里感兴趣但未解的革命探寻谜题;其二,真实还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至关重要的阶段如何重拾初心,找到与人民大众的结合点,被历史和人民所选择,并最终成长为中国的执政党的历程;其三,希冀当代年轻人看到这样的故事后,真切感悟到革命理想高于天,并能够不断从中吸取力量,激励他们在新时代建设的道路上永远奋斗。” “问苍茫”中的“问”,究竟是什么?百余年前,毛泽东和革命先烈们问的是中国革命如何展开?问的是中国革命的道路在哪儿?问的是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由谁来掌握?毛泽东带着他的叩问在摸索中找到了答案,也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前路。今日,我们应该问什么,梁振华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每一个社会个体,应该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我们的来路,也是我们为之继续奋斗的前途。”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问苍茫》以诗意动情的方式再一次带我们重温了伟人的青年时代,如果非要给这个故事一个注解,梁振华如是说:“世上本无路,有人开荒拓道,于是有了路。那个时候,走的人也不多,甚至人们不会认为这是一条路。但他终究不是孤独者。这条路上,有了一个、又一个的跟随人。此刻,他们也许不知道路的尽头是哪里,但行走就是意义。他们也许不清楚拯救这个国家的药方是什么,但寻找和叩问,本身就是一种回答。” 《问苍茫》是一个关于行路的故事。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